最新文章
-
-
-
-
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典故
下里巴人,是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今用于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阳春白雪原指战国时代楚国的较高雅的歌曲,后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出自宋玉的《对楚王问》。相传宋玉是屈原的学生,也是战国后期著名的词赋家,当过楚怀王和楚襄王的文学侍从。可能是楚襄王对屈原“自投汨罗以死”的不满,转而表现在对宋玉的态度上,在对话中故意要使宋玉难堪,因而引出这一段 ...
-
-
褒姒烽火戏诸侯的典故
烽火戏诸侯,指西周时周幽王,为褒姒一笑,点燃了烽火台,戏弄了诸侯。褒姒看了果然哈哈大笑。幽王很高兴,因而又多次点燃烽火。周宣王死后,其子宫湦继位,是为周幽王。当时周室王畿所处之关中一带发生大地震,加以连年旱灾,使民众饥寒交迫、四处流亡,社会动荡不安,国力衰竭。而周幽王是个荒淫无道的昏君,他不思挽救周朝于危亡,奋发图强,反而重用佞臣虢石父,盘剥百姓, ...
-
-
-
顾恺之渐入佳境的典故
顾恺之,博学多才,精通诗赋与书法,尤擅绘画,时人称其为三绝,画绝、文绝和痴绝。关于痴,恺之还有一个渐入佳境的典故,出自《晋书·顾恺之传》。有一年,顾恺之作为参军跟随着大将军桓温去江陵视察。得知这个消息后,江陵当地的官员自然是纷纷前来拜见桓温将军,并且还让人送来很多当地的特甘蔗。桓温见了这些甘蔗,十分惊喜,本着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想法,赶紧招呼周围的人过来,说:“ ...
-
-
张僧繇画龙点睛的典故
张僧繇有个关于画龙点睛的故事,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引申出“画龙点睛”这句典故,比喻在关键处加上精辟的语句,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南北朝时期的梁朝,有位很出名的大画家名叫张僧繇,他的绘画技术很高超。当时的皇帝梁武帝信奉佛教,修建的很多寺庙,都让他去作画。传说,有一年,梁武帝要张僧繇为金陵的安乐寺作画,在寺庙的墙壁上画四条金龙。他答应下来,仅用三天时间就画好 ...
-
关于宋光宗的轶事典故
宋光宗赵惇(1147年9月30日—1200年9月17日),宋朝第十二位皇帝(1189年2月18日—1194年7月24日在位),宋孝宗赵昚第三子,母为成穆皇后郭氏。宋光宗是宋朝所有皇帝中比较平庸的一位。他受父宋孝宗禅位而登基时42岁,并不算年老,却体弱多病。心理上,也没有安邦治国之才,听取奸臣谗言,罢免辛弃疾等主战派大臣,又让当时着名的妒妇、心狠手辣的皇后李凤娘干政,自己对朝政的 ...
南宋 2020-08-12 -
-
-
-
-
-
龙凤呈祥的出处
龙凤呈祥意思是指吉利喜庆的事。出自《孔丛子·记问》。成语出处汉·孔鲋《孔丛子·记问》:“天子布德,将致太平,则麟凤龟龙先为之呈祥。”后以“龙凤呈祥”指吉庆之事。明汪道昆《远山戏》:“这是龙凤呈祥,请相公夫人同饮太平酒。”小民《火树银花大年夜》:“粉白新窗纸上,贴上大红剪纸‘松柏长青’、‘龙凤呈祥’等艺术图案。”成语用法作宾语、补语;指吉庆之事。示例 ...
2020-07-2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