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
斗酒学士的历史典故
现在很少人知道斗酒学士这个历史典故了,但是在古时候,斗酒学士就寓意着这个人酒量很大,在斗酒中也能被成为是学士。那么,斗酒学士出自哪里,为什么会有这个词呢,一起来看看关于斗酒学士的历史典故吧。斗酒学士出处斗酒学士,汉语成语,意思指酒量大的文士或名臣。出自《新唐书·王绩传》。《新唐书·王绩传》:“以前官待诏门下省,故事,官给酒三升。或问:‘待诏何乐邪? ...
2021-12-06 -
泰山压卵的历史典故
三国时期,虽然是三分天下老百姓的日子也不是很好过,但是上层文化的一些东西还是有发展的,整个三国时期就有很多成语被发明了出来。其实成语也就是古人一种简化表达方式,不过形容的实物非常的准确。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泰山压卵这个成语的典故和意思,泰山压卵是指双方的力量非常悬殊,类似于以卵击石,一起来看看详细介绍吧。魏晋时期,司马炎篡夺了曹魏政权(历史上的北魏 ...
2021-10-20 -
左慈掷杯戏曹操的故事
左慈精通五经,晓房中术,也懂得占星术,从星象中预测出汉朝的气数将尽,国运衰落,天下将要大乱,就感叹地说:“在这乱世中,官位高的更难保自身,钱财多的更容易死。所以世间的荣华富贵绝不能贪图啊!”于是左慈开始学道,对“奇门遁甲”也很精通,能够驱使鬼神,坐着变出美味佳肴。左慈在天柱山精修苦炼道术,在一个石洞中得到一部《九丹金液经》(三国演义中为《遁甲天书》 ...
曹操 2021-09-14 -
-
东方朔偷桃的历史典故
据传说,东方朔也是一位神仙。西王母种的桃树三千年结一次果,东方朔一而再、再而三地溜进桃园,偷吃仙桃。西王母很不高兴,就把东方朔贬到凡间来了。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则相关的历史典故,欢迎查阅,供参考。东方朔是汉武帝的近臣。他学识渊博,说话风趣,深得汉武帝的欢心。汉武帝命他侍从左右,应对顾问,并且可以出入宫廷。《东方朔偷桃》是张大千的画作,属于中国古画,收 ...
东方朔 2021-08-12 -
尾生抱柱的意思和典故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尾生抱柱这个成语,感觉还是挺有意思的,你说古代人也挺有才的,有的时候有一种固执的坚持,所以这些成语也都能反应出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还是挺有意思的,下面就给大家尾介绍一下尾生抱柱这个历史典故吧。尾生抱柱出自《庄子·盗跖》。《庄子》又名《南华经》,是道家经文,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全诗(节选)如下:世之所谓贤士,莫若伯夷、叔 ...
2021-07-16 -
洛阳龙门香山寺有什么历史典故
龙门香山寺位于十三朝古都洛阳城南13公里处的香山西坳,紧邻龙门石窟。与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西山窟区一衣带水,隔河相望,与龙门石窟东山窟区和白园一脉相连,并肩邻立。香山因盛产香葛而得名。始建于北魏熙平元年。赋诗夺锦袍在1300多年前的唐朝,武则天在洛阳称帝,非常钟情于伊阙山水,也很喜欢位于其中的清幽雅致的香山寺,她经常在香山寺中石楼坐朝(据〈大唐传载〉 ...
洛阳文化 2021-07-07 -
-
-
宓妃留枕的典故出自哪里
故事出于唐代李善在《昭明文选》后的注解讲的这么一个故事:最初想娶甄妃的是曹植,结果却是曹丕抢了先,曹植却一直念念不忘。在甄妃死后,曹植入朝去见曹丕,曹丕拿出甄妃曾用过的金缕玉带枕给他看,曹植睹物思人,大哭一场。到了晚上,甄后之子曹睿摆宴请自己叔叔,干脆把这个枕头送给他。曹植揣着枕头返回封城,途经洛水时梦见甄妃前来与之幽会,有感而发,写成了千古名赋《 ...
甄宓 2021-06-24 -
甄宓和邺中妇人的轶事典故有什么关系
邺中妇人,讲的是甄宓的婢女死而复生,嫁给窦建德的故事。窦建德曾经发掘邺城中一座古墓,墓中没有别的物品,打开棺材后其中躺有一个妇人,颜色如同活人一样,姿容艳丽,年纪看上去只有二十几岁,穿的衣物也并非现世的形制,没过多久似乎有了气息,窦建德于是将妇人收入军中,三天之后醒来,说:“我是魏文帝的宫人,随甄皇后在邺城,死了之后葬在这里,命中应当再生,但是没有 ...
甄宓 2021-06-24 -
甄后出拜刘桢平视的典故讲了什么
曹丕为太子时,曾经请诸位文学椽(属官名)宴饮,宾客尽欢,曹丕命夫人甄氏出拜,坐中客人都低头伏在地上,唯有刘桢不拜,反而平视甄夫人,曹操听说了这件事,便惩罚了刘桢,减去他的死刑发配去做劳力磨石。蒙求中也有“甄后出拜,刘桢平视”的典故。《文士传》:刘桢,字公干,少有才辩。常豫魏文帝座,见甄后不伏,武帝尝怒,配上方。武帝辇至上方,观作署,桢故匡坐正色,磨 ...
-
有关甄宓魏氏春秋的典故
袁绍被打败之后,曹操的儿子曹丕私自纳甄氏为妻,孔融写信嘲笑曹操说:“武王伐纣,将妲己赏赐给周公。”曹操因为知道孔融学识渊博,以为是书中没有看过的典故,后来见到他,就询问这件事,孔融回答道:“用现在的事来看,自然就明白了!”留下了魏氏春秋的典故。《后汉书·孔融传》记载:初,曹操攻屠鄴城,袁氏妇子多见侵略,而操子丕私纳袁熙妻甄氏。融乃与操书,称“武王伐 ...
甄宓 2021-06-24 -
-
曹植洛神悲歌的历史典故
黄初三年(222年)四月,31岁的曹植被封为鄄城王,邑二千五百户,也就是在这次被封王之后回鄄城的途中,他写下了著名的《洛神赋》。在《洛神赋》中,诗人描摹了一位美丽多情的女神形象,把她作为自己美好理想的象征,寄托了自己对美好理想的倾心仰慕和热爱;又虚构了向洛神求爱的故事,象征了自己对美好理想梦寐不辍的热烈追求;最后通过恋爱失败的描写,以此表现自己对理想的 ...
曹植 2021-06-18 -
曹植七步成诗的历史典故
七步成诗,意思是七步内就能完成一首诗,比喻人的才思敏捷,知识渊博。。出自《世说新语·文学》。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三国时期,曹操的小儿子曹植才思敏捷,文笔隽美,深受曹操的喜欢。他的哥哥曹丕废掉汉 ...
曹植 2021-06-17 -
有关木偶戏的历史典故
周穆王去西方巡视,越过昆仑,登上弇山。在返回途中,还没到达国界,路上碰上一个自愿奉献技艺的工匠名叫偃师。穆王召见了他,问道:“你有什么本领?”偃师回答:“只要是大王的命令,我都愿意尝试。但我已经制造了一件东西,希望大王先观看一下。”穆王说:“明天你把它带来,我和你一同看。”第二天,偃师晋见周穆王。穆王召见他,问道:“跟你同来的是什么人呀?”偃师回答 ...
-
乐不思蜀的历史典故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国家各据一方,征战不休,争夺霸主的统治地位。其中,刘备管辖割据的地方称为蜀。刘备依靠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一批能干的文臣武将打下了江山,他死后将王位传给了儿子刘禅。临终前,刘备嘱咐诸葛亮辅佐刘禅治理蜀国。刘禅是一位非常无能的君主,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做,整天就知道吃喝玩乐,将政事都交给诸葛亮去处理。诸葛亮在世的时候,呕心沥血地 ...
2021-06-03 -
绿珠坠楼的历史典故
西晋时,散骑常侍石崇,出使归来,遇群盗路劫绿珠母女,崇命军健杀散群盗,救出绿珠母女,并将绿珠带回洛阳。潘岳属下孙秀,随潘迎崇归来,见绿珠貌美,忘形叫好,遭到申斥。孙恼羞成怒,投靠司马伦,伺机想得到绿珠。司马伦久欲篡位,就怕司马允和他作对。后用孙秀计,杀死司马允。石崇靠山贾皇后倒后,孙又趁势进谗,杀死石崇、潘岳,并围住金谷园,搜寻绿珠。绿珠被逼,坠楼 ...
2021-05-22 -
谢女解围的典故
今天在《太平广记》上读到一则有关才女谢道韫帮小叔子解围的轶事。对,就是那位《世说新语》里记载的以“柳絮因风起”咏雪的才女。她是东晋宰相谢安的侄女,与汉代的班昭、蔡琰等齐名。谢女解围,是谢道韫替王献之解围的典故,体现了谢道韫的才思敏捷,聪颖,善解人意,为后人所道。相传晋王凝之弟献之曾与宾客谈议,词理将屈,凝之妻道韫遣婢白献之曰:“欲为小郎解围。”乃施 ...
2021-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