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
西汉时期丝绸之路的状况
先秦时期,连接中国东西方交流的通道已经存在,丝绸正式西传始于西汉通西域,丝绸之路真正形成始于西汉张骞凿空。那么西汉时期的丝绸之路具体状况如何呢?它是怎么开通的呢?西汉时,阳关和玉门关以西即今新疆乃至更远的地方,称作西域。西汉初期,联络东西方的通道被匈奴所阻。汉武帝时,中原始与西域相通,开始加强对西域的经略。西域本三十六个国,后来分裂至五十多个,都位 ...
-
秦朝灭亡秦人为何不复国
历史上很多朝代灭亡之后,都会出现一些“复国“的势力,推翻新的朝代,恢复到以前的样子。例如,西汉末年,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了东汉。唐朝灭亡后,后唐、南唐这样的残余势力在光复唐朝。还有最为有名的“反清复明”,经常出现在很多清朝題材的电视剧当中。不过,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帝国——秦朝,它在灭亡之后,却没有听说有残存势力存在,似乎没什么人想要复国。秦始皇扫灭六国, ...
秦朝 2021-03-25 -
章邯军团的构成是什么
章邯军团作为秦朝末年最重要的一支军事武装力量,它的构成是什么呢?秦二世二年,章邯统率由刑徒、奴隶组建的军团击灭起义军周文军团。随后,章邯军团大量补入秦人及秦朝北方戍军,战力猛增,先后击杀陈胜、项梁等。在巨鹿大战中,章邯军团被项羽楚军击败。章邯率残军投降后,除章邯等数名将领外,其余悉数被项羽坑杀。秦二世元年秋,陈胜、吴广等900余名戍卒被征发至渔阳戍边 ...
2021-03-22 -
踏青起源哪个朝代
汉代基本上承袭了先秦的“迎春”的习俗。除皇帝率百官举行“迎春仪”外,各郡县也有迎春之礼。如《后汉书·祭祀志下》载:“(县邑常于)立春之日,皆青幡帻,迎春于东郭外。令一童男冒青巾,衣青衣,先在东郭外野中。迎春至者,自野中出,则迎者拜之而还,弗祭。”此外,在春和景明的季节里,帝王贵族们常借迎春之仪游览春色。武帝太初二年(前103年),“三月行幸河东,祠后 ...
2021-03-12 -
长平之战后赵国为什么还能撑那么久
长平之战后赵国苦撑38年,是不是有很多人都好奇赵国为什么还能坚持这么久?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吧!针对秦、赵两国之间爆发的这次战争,秦国最终以坑杀近乎45万赵国将士来结束了这次战斗,那么当初实力强大的赵国在损兵折将45万人的情况下,确实是实力大打折扣、国力几近亏空,如果秦国再组织一次大规模的战役的话,那么恐怕这偌大且虚弱的赵国便就再难以抵挡住了。但是事实 ...
长平之战 2021-01-04 -
秦律十八种中包括什么
秦律十八种:共202简,位于墓主身体右侧,简长27.5厘米,宽0.6厘米。包括《田律》、《厩苑律》、《仓律》、《金布律》、《关市律》、《工律》、《工人程》、《均工》、《徭律》、《司空》、《置吏律》、《效》、《军爵律》、《传食律》、《行书》、《内史杂》、《尉杂》、《属邦》等18种,律名或其简称写于每条律文尾端,内容涉及农业、仓库、货币、贸易、徭役、置吏、军爵、手 ...
2020-12-29 -
古代太后的地位
太后,封建时代帝王母亲的尊称。始于秦昭王,《史记·秦纪》:“昭襄母,楚人,号宣太后”。汉承秦制,“故亦尊母曰皇太后”(《事物纪原·帝王后妃部·太后》),以后历代皆然。一词多解根据封国、非封国的情况分为王太后和皇太后。这里的王太后是指诸侯国藩王(或诸侯国君王)的母亲。如前凉(马)王太后(凉王的张骏正妻)、代国(薄)王太后(后来成了薄太后)。规则用法是“藩国名+王 ...
2020-12-25 -
秦统一天下最先灭的哪个国家
秦王嬴政在铲除了嫪毐、吕不韦两大集团势力之后,开始着手统一六国战争。首先从六国中最弱小的韩国开刀,恰巧此时韩国南阳假守腾献城投降,秦王遂任命假守腾为京师内史。战争过程秦赵两军在肥及番吾作战中,秦军先后被歼约10万人(参见肥之战、番吾之战),损失巨大,进攻受阻。但赵军亦伤亡惨重。于是秦国便按原定的中央突破,由近及远,逐个歼灭的方针,将主攻方向指向韩国。 ...
秦朝 2020-12-24 -
-
古代的郎官指什么
郎官是古代官名,古代盖为议郎、中郎、侍郎、郎中等官员的统称。战国始有,本为君主侍从之官。《史记·袁盎晁错列传》等有相关记载。历史沿革秦、汉,郎官属郎中令(汉武帝改为光禄勋),员额不定,最多时达五千人,有议郎、中郎、侍郎、郎中四等。以守卫门户,出充车骑为主要职责,亦随时备帝王顾问差遣。初以任子(因父兄功绩得保任授官者)、赀选(以有相当财产得任官资格者 ...
2020-12-22 -
战国时期大夫是什么官
战国时期的“大夫”具有多种含义。首先谈大夫与爵位的关系。战国时期的大夫是不是一个特定爵位呢?从一些材料看,这一点是无疑的,且看如下一些记载:“庶人不得一次(恣)已而为正,有士正之;士不得次已而为正,有大夫正之;大夫不得次而为正,有诸侯正之……”这里描述的庶人—士—大夫—诸侯序列,既可视为行政体系,又可视为等级系列。“古之丧礼,贵贱有仪,上下有等,天 ...
2020-12-22 -
-
-
大良造是几等爵位
大良造,为大上造之良者。是秦孝公时期至秦灭六国前的秦国国内最高爵位,掌握军政大权,这一时期秦国实行的是十七级爵制,大良造是最高爵位。它在秦惠文王之前即成为爵名。秦灭六国后实行二十级爵制,大良造位列二十等军功爵制第十六位。定义秦始皇建立二十等军功爵制:一级为公士,二级为上造,三级为簪袅,四级为不更,五级为大夫,六级为官大夫,七级为公大夫,八级为公乘, ...
2020-12-16 -
左庶长是什么官
左庶长,爵位名。秦,汉二十等爵的第十级左庶长是秦国沿用了几百年的官名,是最有实权的大臣职务。秦国尚左,在两个庶长中,左庶长为首,右庶长次之。商鞅变法之前,秦国有四种庶长:大庶长、右庶长、左庶长、驷车庶长。四种庶长都是职爵一体,既是爵位,又是官职。大庶长赞襄国君,大体相当于早期丞相;右庶长为王族大臣领政,左庶长为非王族大臣领政,驷车庶长则是专门执掌王 ...
2020-12-16 -
物勒工名什么意思
所谓“物勒工名”是一种春秋时期开始出现的制度,指器物的制造者要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上面,以方便管理者检验产品质量,我们可以理解成刻的意思,物就是所有的器物,在器物上面要刻上制造者的名字。首次出现吕氏春秋上首次提到了“物勒工名”,意思是:器物的制造者要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上面。吕氏春秋上说:物勒工名,意思是,器物的制造者要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上面。对于历史学家来 ...
2020-12-16 -
-
-
-
西汉外戚专权出现的原因
刘邦去世是时候,汉惠帝刘盈软弱,吕后把持了朝政。为了更好的控制刘姓家族,吕后把一些姓吕的女子都嫁给了刘家的公子为妻,以便监视刘家人的一举一动。不仅如此,吕后还重用吕家人,比如吕产、吕禄等人,把他们都封了王。刘家人感到非常的生气,但是无可奈何,毕竟吕后是以残暴出名的。吕后死了之后,这些姓吕的人就开始兴风作浪,打算夺取刘家的江山,没想到的是被刘襄知道了 ...
西汉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