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
刘邦封的异姓王最后结局怎么样
公元前202年,刘邦于定陶氾水之阳即皇帝位,建立汉王朝,史称汉高祖。刘邦立国之初一共分封了八个异姓诸侯王,他们分别是:楚王韩信、燕王臧荼、赵王张耳、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韩王信、长沙王吴芮、燕王卢绾。然而这八个异姓王下场却让人唏嘘不已,在剪除这些异姓王后刘邦与众臣杀白马盟誓:”非刘姓而王者,天下共击之。“从此之后杜绝了异姓封王的途径,也巩固了汉朝的统 ...
2020-09-29 -
刘邦为什么要提前杀樊哙
刘邦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在长乐宫,椒房殿。皇帝时日无多了,吕雉每当看到刘邦日渐消瘦的身躯,想起自己曾与刘邦一起从泗水亭开始,患难与共,相互扶持走到今日,不觉心头悲伤起来。但刘邦一旦驾崩,那这天下也就变成了自己的,到时第一个要杀的就是那个戚姬!谁让她不知轻重,目中无人,处处和自己过不去。还有她的那个儿子,皇帝虽然把他封 ...
2020-09-29 -
-
-
皇朝与王朝有什么区别
皇朝和王朝的区分:先秦时期,属于周王朝时代,只有周天子,下面存在几十个诸侯称王、没有皇帝,严格上讲不能称呼皇朝。皇朝是封建时代帝国级别(有皇帝和附属国)的朝代,皇帝为皇朝最高统治者,同时分封了一些诸侯王或有藩属国,皇帝高于王,比如汉皇朝下面,淮南地区就有淮南王等。但是其封国是不能叫王国的,更不能叫王朝。秦始皇时期以后,皇朝和王朝一一意义接近,不过习 ...
-
-
西域都护府设立的作用与意义
西域都护府是汉朝时期在西域(今新疆轮台)设置的管辖机构。是汉代西域官阶最高的官职。“都护”是汉西域地方最高长官,“秩比二千石”,相当于内地的“郡都尉”。“郡都尉”是一郡首脑太守的副职,掌管军事。西域因地位特殊,故设“都护”,实际上与郡级区划相等。其主要职责在于守境安土,协调西域各国间的矛盾和纠纷,制止外来势力的侵扰,维护西域地方的社会秩序,确保丝绸 ...
汉朝 2020-08-10 -
-
乌桓的介绍
乌桓,亦作乌丸,是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之一。乌桓族原为东胡部落联盟中的一支。原与鲜卑同为东胡部落之一。其族属和语言系属有突厥、蒙古、通古斯诸说,未有定论。简介公元前3世纪末,匈奴破东胡后,迁至乌桓山(又曰乌丸山),遂以山名为族号,大约活动于今西拉木伦河两岸及归喇里河西南地区。公元49年,乌桓又从五郡塞外南迁至塞内的辽东、渔阳及朔方边缘十郡。乌桓在两汉 ...
2020-07-17 -
太仆寺的职能与历史沿革
太仆寺,中国古代朝廷的中央机构之一,秦、汉九卿中有太仆,为掌车马之官。唐代为九寺之一。明掌牧马之政令,属兵部,并于滁州设立南京太仆寺。清代因之,皇帝出巡,扈从车马杂物皆为总管。其中,置卿、少卿、员外郎等官职。20世纪10年代,清朝灭亡后,该机构废除。置官太仆寺卿掌车辂、厩牧之令,总乘黄、典厩、典牧、车府四署及诸监牧。少卿为之贰,丞参领之。国有大礼,供其 ...
-
-
闽越国的历史
闽越国:属古百越部落的一支,位于今中国福建省(包括广东潮汕、梅州)。该国是战国时期被楚国所灭的越人在逃到该地时,与当地的百越原住民所共同建立的一个国家,存在的时间大致在公元前334年至公元前111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202年之后的六七十年之间,闽越国国力达到鼎盛。闽越王城始建于西元前202年,系闽越王无诸受封于汉高祖刘邦后营建的一座王城。闽越立国后,大兴冶炼业, ...
2020-07-16 -
南海国的兴衰史
南海国,是《山海经·海内经》与《汉书》中提到的一个古国,其国土大致在今广东、福建、江西交界之处。关于南海国的具体情况,历史上记载欠详,只有《山海经·海内经》与《汉书》中有零散记载。南海国的国王名叫织,是百越部落人,原为闽越国的南武侯。公元前195年,被汉高祖册封为南海王。西汉建立以后,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年),西汉中央政府为加强对南越国的管辖权,封名织者 ...
2020-07-16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