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
-
清朝为什么没有宦官乱政现象
在中国历史上阉宦最为严重的当属东汉和唐朝,尤其是唐朝,到了唐朝后期,这些宦官已经可以任意废立最为最高统治者的大唐皇帝,唐朝的亲王看到他们甚至要站在路边行礼,天可汗的子孙竟然沦落到这步田地。明朝的宦官是大家都很熟悉的,王振、刘瑾、汪直、魏忠贤等等。他们从只能干些粗活的杂役,一步步太高,到了最后,内阁大学士们也要对他们礼让三分。他们的肆无忌惮加快了明朝 ...
清朝 2020-05-27 -
清朝黄马褂有什么作用
清代的一种官服。凡领侍卫内大臣,护军统领等,皆服黄马褂。后也赐与有军功的臣下。亦作“黄马袿”。清代的巡行扈从大臣,如御前大臣、内大臣、内廷王大臣、侍卫什长等,皆例准穿黄马褂。有功大臣也特赐穿着。简介在清代,皇帝出门有许多“内大臣”和“御前侍卫”随从,这些人全要穿“行褂”,帽后戴孔雀翎,还要佩刀(最挨近皇帝的严令不许佩刀)。根据史料记载,这些内大臣和 ...
2020-05-27 -
-
-
-
-
理藩院的主要职能是什么
理藩院是清朝政府统治蒙古、回部及西藏等少数民族的最高权力机构。清统治者通过理藩院实施对各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加强与他们的联系。行政职能管理会盟清朝蒙古地区存在着许多“盟”和“旗”,他们既是政权组织,又是军事组合和社会组织。每旗设札萨克(旗长)等官员管理,一旗或数旗合为一盟,设盟长和副盟长。这就是盟旗制度,盟旗制度是满洲贵族创建的八旗制度的形式,充实 ...
清朝 2020-05-26 -
-
-
-
海禁政策的影响是什么
清朝政府对外贸易的限制政策对于维护封建统治起过一定的作用,但在另一方面,却使中国失掉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性,使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已经滋长起来的进步的手工业生产,得不到更进一步的发展。统治者轻视科技和闭关锁国,导致中国的科技极大落后西方。1840年后帝国主义的入侵,使清廷与侵略者分别缔结了大量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中国的主权受到严重损害,逐步沦为半封 ...
清朝 2020-05-26 -
-
清朝海禁政策的历史沿革
禁海令与迁界令顺治三年(1646年)编制的《大清律》保留了《大明律》中有关“私出外境及违禁下海”的条文。不过,当时的海禁政策并未真正执行。如康熙十五年(1676年)时任江苏巡抚的慕天颜在《请开海禁疏》也说:“记顺治六七年间,彼时禁令未设”。但为了削弱、消灭郑成功等抗清力量,顺治十二年(1655年)浙闽总督屯泰奏请“沿海省份,应立严禁,无许片帆入海,违者置重典。”顺治 ...
清朝 2020-05-26 -
清朝海禁政策的原因是什么
海禁又称“洋禁”,是孤立主义政策的一种,旨在禁止民间私自出海,明代始有谓“尺板不得出海”一说。海禁政策的具体实施随著政策不同而有张有弛,即“严禁”及“弛禁”之分。一般认为,海禁的主要目的是有消灭反叛势力、打击海盗及走私,保障社会稳定等。海禁政策也限制了外国商人前往本国通商,实际上真正受到打击的更多是本国对外的贸易及渔业。海盗和走私商人的活动亦反而因 ...
清朝 2020-05-26 -
军机处享有哪些特殊待遇
军机处是诞生在清代的一个特殊的权力机构,与武周时期的凤阁鸾台、明朝的内阁重要性同等。军机处始于雍正七年对青海用兵时所设,至宣统三年七月中枢改为内阁制而消亡,是清帝国一百八十二年里最高的建议和执行机构。作为帝国的中枢,军机处的办公地址除了紫禁城里位于隆宗门内的一处外,在圆明园如意门内也有一处军机堂,是在皇帝每年移园的时候,军机处跟随而去的办公场所。所 ...
清朝 2020-05-19 -
军机大臣的职责是什么
军机大臣由皇帝在满汉大学士,尚书、侍郎,京堂中选任,没有定员。从《清史稿·军机大臣年表》看,军机大臣最初设了三人,即怡亲王允祥、大学士张廷玉、蒋廷锡,后来逐渐增加,少则三、四人,多则六、七人,最多时达十一人。军机大臣,具体名目甚多,例如:(1)雍正间的“办理军机事务”;(2)办理军机大臣;(3)“军机处行走”、“在军机处行走”或“在办理军机处行走”, ...
清朝 2020-05-19 -
-
清朝军机处和明朝内阁有什么区别
翰林作为皇帝的顾问和秘书,来自唐高宗时期。明朝时,废除宰相制,朱棣以几名翰林入值文渊阁参预机务,内阁制度开始出现。内阁不同于宰相,既不统驭六部又受制于内监。内阁最初在明朝建立时,实际上是翰林院的一个负有特殊职责的分支机构。明宣德年间,宣宗命阁臣代为批答部分奏章,阁臣开始独立批答。办公地点也由御前转为文渊阁。为了适应内阁的这一变化,明宣宗宣德七年,翰 ...
-
军机处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军机处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不存定制军机处办公的地方不称衙署,仅称“值房”。军机大臣的值房称为“军机堂”,初仅板屋数间,后来才改建瓦屋。军机章京的值房,最初仅屋一间半、后来才有屋五间。军机处也无专官,军机大臣、军机章京都是以原官兼职,皇帝可以随时令其离开军机处,回本衙门。军机大臣既无品级,也无俸禄。军机大臣之任命,并无制度上的规定可供遵循,完全出于皇 ...
清朝 2020-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