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为何不能恢复中原
(三)、功败垂成,内斗导致东晋覆灭
淝水之战的胜利,原本应当是东晋最好的反扑机会。奈何,司马家的人疑心太重而且胸无大志。即使他们掌了权,那又能如何。当时西晋的建立,就是世家大族们妥协的结果。
而到了东晋,谢安是那个再度主持平衡的策划人。谢家和桓家可以说是中流砥柱,随着谢安的去世,平衡就开始被打破。
1、砥柱离世,希望再度破灭
谢安离世以后,他的侄子谢玄也能够继续北伐。但是因为家族失势,谢玄屡屡遭受排挤。他的北伐计划,接二连三地遭受否决。谢玄只得退而求其次,要求坐守彭城。因为那可以支援洛阳与河北,能够牢牢的控制住河南地区。
可是,请求再度被否决。谢玄只得告病还乡,不久以后,离开了人世。如果谢安叔侄的北上计划能够成功实施,那么恢复旧土将指日可待。也不会有后来的南北朝。除去谢家以外,桓家也有很多优秀的军事主官,靠着他们也能勉强维持。
可是桓冲、桓石民、桓伊还有桓石虔,这些人都很快亡故。他们都可以算作温和派,就是虽然力主北伐,但是不愿意过多地参与朝堂争斗。
桓玄成为桓家的势力代表,他开始发动内斗。而谢家的北府军也失去了控制,终究沦为了射杀自己人的利箭。最后,还是"气吞万里如虎"的刘裕,在这场内乱中笑到了最后,建立了刘宋。
2、向上天再借五百年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司马家的担心,固然是很有道理的。毕竟,功劳都在大臣的手里,城池也在他们手中。就像后来的赵构斩杀岳飞,也是一个道理,就害怕他们篡位谋反。更何况,谢、桓还是两个大家族而岳飞只不过是孑然一身。
如果当时谢安和谢玄能够再多活些时日,想必司马家也不会那么急着停止北伐。因为这些人手中握着兵权,而且北伐也是为了东晋皇室。可惜,历史没有如果。大抵是司马家的气数已尽,毕竟他们的江山来路不正,是撺掇了曹家的。
因为谢安的存在,让东晋变得铁板一块。淝水之战的胜利,又让司马家对他们颇多猜忌。随着谢安和谢玄的去世,停止了北伐。而东晋再度陷入了纷争状态,到最后司马家日防夜防,江山还是易了主。
结语:
的确,淝水之战的胜利对于东晋而言是北伐的绝佳时机。那个时候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互相攻伐,乱成一团。东晋完全可以一鼓作气的把那些乌合之众,全部剿灭,最后王师北定中原。可惜谢家叔侄去世的太早,不然很可能历史就会改写。
-
上一篇: 东晋为什么能存在100年
-
下一篇: 东晋为何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