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最后的时光

编辑:sunpp发布时间:2021-07-22

1975年12月,圣诞节前夕,林语堂寓居在香港的小女儿家里。一天,二女儿林太乙带他到永安公司去购物。那里挤满了采购圣诞节礼品的大人小孩,商店里洋溢着一片喜气洋洋的景象。

这节日的气氛感染了热爱生命的林语堂,他目睹各式各样灿烂的节日装饰品,耳闻圣诞颂歌。他感到这世界太美丽了,而想到自己逐渐衰老,恨不能长生不老,无限激动,无限感伤。他突然在柜台上抓起一串假珍珠链子,泣不成声……。

店员小姐自然不知道这位像小孩子一样哭泣的老翁就是大名鼎鼎的林语堂,更不理解这位消瘦的老翁为什么会在这样的场合哭泣起来,店员感到莫名其妙,误以为他神经不正常,因此,以不礼貌的神气好奇地看着他。

在一旁的林太乙被店员的无礼态度所激怒。她想对那无知的店员说:饶了他吧,小姐,你要读过他的书,知道他多么热爱生命,方才会知道他为什么在掉眼泪。让他抓起一个个装饰品,对着这些东西流泪吧!

圣诞节过后,林语堂的体力愈加衰弱,已经无法用自己的双脚行动,不得不坐上轮椅。后来,他连睡袍上的腰带也不会打结了。女儿们就教他怎么打结,而他像幼童一样耐心地学。

有时,半夜,他从床上掉到地下,衰弱得爬不起来,就静静地躺在地上,等到天亮。小女儿看见老父在地上睡了一夜,心痛地说:“爸,你怎么不喊我?”林语堂安祥地回答:“你白天要工作,我不想吵醒你。”女儿听了把眼泪咽进肚子里。

即使在轮椅上,有时也坐不住,为了防止他从轮椅上跌下来,不得不用绳子把他捆缚在椅上,像个囚犯似的。这时他对女儿说:“我真羡慕你,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因为他自己已经失去了行动的自由。

林语堂的身体在不可抗拒的自然法则的支配下,几乎丧失了活动的能力,但他的心却仍然是年轻的。——一天,60年前曾与之相恋过的陈锦端女士的嫂子陈希庆太太到香港干德道去拜访林语堂。80岁的林语堂仍念念不忘60年前的恋人。他问起陈锦端女士的情况,当听说她还住在厦门时,他高兴得像个年轻小伙子似的对陈希庆太太说:“你告诉她,我要去看她!”

廖翠凤女士急忙插言阻止道:“语堂,你不要发疯,你不会走路,怎么还想去厦门?”廖女士当然是为丈夫的身体着想,不知道她是否意识到,陈锦端永远在林语堂的心灵深处占扰着一个不可替代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