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
二战德军史上最惨突围战揭秘
自1942年夏天以来,南线一直是苏德战场上的焦点,双方最大最强的主力集团在这里展开着激烈厮杀,1944年初,苏联两个方面军对德军的卡涅夫突出部形成夹击之势。为掌握主动权 ...
-
-
苏德战争苏联领袖斯大林简介
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1878年12月18日—1953年3月5日,注:斯大林执政时官方称其生日为1879年12月21日,但史学界考证为1878年12月18日),原姓朱加什维利,格鲁 ...
-
二战希特勒简介:苏德战争侵苏失败
阿道夫·希特勒(德语:AdolfHitler,1889年4月20日~1945年4月30日),纳粹德国元首、总理,纳粹党党魁,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1889年4月20日,希特勒出生在奥地利布劳 ...
-
苏德战争希特勒罪行:纳粹大屠杀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为抵抗纳粹德国及其仆从国侵略进行的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庞大、战况最激烈、伤亡最惨重的战场。19 ...
-
-
苏德战争的转折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成功击退了苏联红军的冬季攻势后,德军认为占领莫斯科十分困难,因此转变进攻重点,改为向苏联的高加索地区展开进攻。进攻初期,德军先在哈尔科夫歼灭了苏联红军30余万人, ...
-
苏德战争初期战况形势详解
1941年6月22日凌晨3时,德军兵分三路突入苏联。苏联在战前虽然从多个渠道获得过战争可能爆发的情报,但很多情报之间是互相矛盾的,具体入侵时间的情报相差非常大,使苏联政 ...
-
苏德战争苏联取得胜利的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为抵抗纳粹德国及其仆从国侵略进行的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庞大、战况最激烈、伤亡最惨重的战场。19 ...
-
二战苏德战争的战前准备
1940年7月31日,在伯格霍夫的会议上纳粹德国政府作出侵略苏联的政治命令。纳粹政府和军方的主要人物:希特勒、凯特尔、约德尔、雷德尔、勃劳希契、哈尔德和冯·普特卡默尔( ...
-
苏德战争爆发前的苏德关系
1933年12月起,苏维埃联盟主动向大英帝国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议缔结一个共同防止纳粹德国侵略扩张的区域性协定,以保障苏联的五年计划在和平条件下的实施。到1934年6月, ...
-
苏德战争柏林会战的战役特点
在攻克柏林的战役中,苏军共消灭德军70个步兵师、23个装甲师和摩托化师,100余万人,其中俘虏德军48万人,几乎每两个德军中就有一个人被苏军俘虏。缴获1500多辆坦克和自行 ...
-
苏德战争柏林战役全过程
战役过程:合围攻城第一阶段突破德军奥得河一尼斯河地区(1945年4月16—19日)。1945年4月16日清晨,战斗以炮击揭幕,数以千计的大炮和喀秋莎火箭炮开始炮轰德军阵地,炮击 ...
-
苏德战争柏林战役简介
柏林会战又称柏林战役(1945年4月16日~5月9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争中,苏军实施的最后一次战略性进攻战役。苏军共集中了白俄罗斯第1、2方面军、乌克兰第1方面军等 ...
-
苏德战争库尔斯克战役简介
库尔斯克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大的会战之一。双方参战兵力达400万之巨,火炮多达6.9万门,坦克数量更是高达1.3万辆,作战飞机也有1.2万架。斯大林格勒战役以后,苏军将 ...
-
苏德战争斯大林格勒战役历史影响及意义
会战影响苏军从德军手中夺取了战略主动权,斯大林格勒的影响进一步提高了苏联及其武装力量的国际威望,消灭了德军主力,大大减弱了法西斯的力量。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一次决定 ...
-
历史名人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评价
名人评价毛泽东:红军由城内正面与北部侧面两方的夹击,迫使希特勒绝望于该城的进攻,而不得不在事实上一天一天把自己转入防御地位。还在一个多月前,一些人们就在匆匆忙忙 ...
-
斯大林格勒会战双方战力损失
双方在这场战役共计一百万人死亡,有苏联人、罗马尼亚人、匈牙利人、德国人。德国第六军团26万人,9万1千人被围,战后仅5千人活着回到德国。在会战最激烈的阶段,双方投入 ...
-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希特勒第6军团覆灭
1943年1月,苏联红军发起了又一轮攻势,代号为“木星行动”,试图突破顿河地区的意大利军防线,并攻取罗斯托夫。如果这次行动成功,德军南部集团军的余部将被完全围困在高 ...
-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苏联红军反攻
苏联红军红军反攻——“铁钳攻势”苏联红军苏最高统帅部自9月底开始准备大反攻,负责斯大林格勒地区总体战略的朱可夫开始向斯大林格勒秘密大规模集结兵力。至1942年11月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