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
狂飙突进运动之父是谁
约翰·格奥尔格·哈曼是虔敬主义的代表之一,出身十分卑微,然而他却给了启蒙主义一个沉痛的打击,被誉为“狂飙突进”运动之父,并为浪漫主义运动埋下了深深的伏笔。哈曼17 ...
-
狂飙突进运动时期欧洲古典音乐的特点
欧洲早在18世纪70、80年代“狂飙突进”运动开展起来的时候,浪漫主义美学思潮就已经生根发芽了,其美学领跑者是赫尔德。随后便不断进步,这种运动其实是德国文学发展的显著 ...
-
狂飙突进运动对古典主义作曲家的影响
狂飙突进运动,是十八世纪七八十年代德国文学界的运动,是文艺形式从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过渡时的阶段,也可以说是幼稚时期的浪漫主义。它是德国新兴资产阶级全国性的一次文 ...
-
狂飙运动对德国民族意识觉醒的促进作用
大约在距今一千年以前形成了德意志民族和德意志国家,这个民族最初由各个日尔曼原始部落构成,在民族大迁徙中逐渐由东方移居到现在的德国领域之中。公元纪年前后,日尔曼部 ...
-
狂飚突进运动在文学史上的定位
传统的欧洲文学史写作,通常把17、18世纪的欧洲文学,统称为文学史上的启蒙运动。德国的“狂飙突进”作为其支流之一,被统摄于启蒙运动这一总标题之下,即便在分国别的文学 ...
-
狂飙运动与启蒙运动有什么不同
进入七十年代,在德国发生了一场文学运动,这就是狂飙突进运动。这场运动正如它的名字本身一样,急迫、迅猛,要冲破旧的樊篱,摆脱旧的习尚。这是一场仅限于文学领域里的革 ...
-
-
赫尔德的主要著作和贡献成就
约·高·赫尔德(1744—1803)生于东普鲁士的莫隆根,出身平民。1761年,他的聪明和苦学受到一位俄罗斯军医的赏识。翌年他被那位军医带到昆尼希堡,进入大学学习医学。但他 ...
-
歌德狂飙时期的作品特点
沃尔夫冈·歌德有着一个幸福的童年,还在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了聪明和智慧。1757年元旦,他写了一首诗献给他的外祖父母,时年八岁;1760年他十一岁的时候,根据神话编写了一 ...
-
《哀格蒙特》作品简介
剧本《哀格蒙特》取材于16世纪尼德兰人民反抗西班牙的斗争历史。哀格蒙特在历史上是一个动摇不定的贵族反对派,歌德把他写成一个为民族的自由和统一而斗争的、受到人民爱戴 ...
-
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本质
德国18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发生了狂飙突进运动,参加这一运动的诗人作家被称为狂飙派。狂飙突进运动是德国资产阶级内部第一次带有全德性质的文学运动,是德国启蒙运动的继续 ...
-
《狂飙突进》内容介绍
“狂飙突进”这个名称,象征着一种力量,含有摧枯拉朽之意。它得名于德国剧作家克林格尔在1776年出版的一部同名悲剧《狂飙突进》。此剧宣扬反抗精神,剧中的青年主人公维尔 ...
-
克洛卜施托克人物简介
德国诗人。对歌德和狂飙突进运动影响甚巨。认为写诗是神圣的天职。反对理性主义,强调个人情感,崇尚浪漫主义,热衷于自然、宗教和德国历史。主要作品有《救世主》(1745~1 ...
-
《论语言的起源》中的启蒙人类学
一般文学史家公认,1770年赫尔德在斯特拉斯堡与歌德相会,是狂飙突进运动的重要标志。法兰克福的“赫尔德—歌德派”、“格廷根林苑派”、以席勒和舒巴特为主要力量的南德派 ...
-
赫尔德的思想主张与影响
赫尔德,全名为约翰·哥特弗雷德·赫尔德(JohannGottfriedHerder,1744.8.25-1803.12.18)是德国、哲学家、路德派神学家,诗人。其作品《论语言的起源》(TreatiseontheOrig ...
-
莫扎特《g小调第二十五交响曲》的艺术特点
人们喜欢用“音乐世界里永远的阳光”来形容莫扎特的作品,然而在不少听众听来,作曲家最动人的恰恰是一些缺乏阳光气质的旋律。正如《g小调第25交响曲》便是很鲜明的例子, ...
-
-
海顿《第83交响曲》的艺术特点
在艺术创作上,任何成熟都不是空穴来风,它既意味着突破传统樊篱,也意味着承前启后之思,于海顿而言,创作于1785年的六首巴黎交响曲便是对此的极好例证。当我们横跨海顿数 ...
-
海顿与狂飙突进交响曲
弗朗茨·约瑟夫·海顿(FranzJosephHaydn,1732年3月31日—1809年5月31日),出生于奥地利南部的劳罗,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奠基人。1740年,成为圣斯蒂芬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