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离开皇宫时带走的宝贝
那一年的溥仪刚刚十九岁,在储秀宫中与孙耀庭踢了一会毽子后,坐在婉容的旁边吃苹果。鹿钟麟一行人突然带着二十几名士兵闯了进来。带头的鹿钟麟还掏出两枚硕大的手榴弹,在桌上猛地一敲,将溥仪吓得瑟瑟发抖。任溥仪被吓得如何面若筛糠,鹿钟麟仍面不改色,一本正经的向随行的士兵发号施令道:“虽然时间就快到了,但景山暂时不要开炮,可以再等二十分钟。”
“时间就快到了?暂时不要开炮?”溥仪听得胆战心惊,生怕在紫禁城外真的架设大炮,所以,任由鹿钟麟摆布,在一行人的护送下离开了紫禁城。怅然回首,却不知这座原属于爱新觉罗氏的皇家宫殿已不再是自己的了,历史上称这为“北京政变”。之后,溥仪搬进北府(载沣的居处),继而,又于11月29日又逃进日本公使馆。次日,日本公使芳泽谦吉对外界宣布“容留”溥仪。
其实,早在溥仪离开皇宫之前,载沣就已经多次赶往南苑营地,与冯玉祥展开交涉,苦口婆心的劝说冯玉祥万万不可用暴力手段将溥仪赶出紫禁城。然而,冯玉祥根本油盐不进,就连溥仪之前派来的帝师陈宝琛也被拒之门外。有趣的时,“逼宫”事件过去四十多年,在此期间满清江山易主,中原极速变迁,溥仪与鹿钟麟二人共同出现在辛亥革命五十周年的纪念典礼上。
在活动中,溥仪几次欲言又止,最后,终于鼓足勇气询问鹿钟麟当年的详细情况,尤其是在紫禁城外的景山上鹿钟麟是否真的架设了大炮。鹿钟麟听到这个问题后先是一愣,随即,似乎想到了什么转而捧腹大笑:“我根本就是骗你的,哪里会有什么大炮啊?”
当年,溥仪离开皇宫的时候,曾派最信任的太监前往养心殿取自己最钟爱的宝贝,也就是价值连城的《快雪时晴贴》真迹。溥仪的心腹在携带书卷的时候留了个心眼,将字帖卷起来藏进包裹中,希望能够蒙混过关,结果,却被守门的国民军摸了出来。之后,这幅价值连城的王羲之真迹几经周折辗转到了台湾,被妥善保管在台北故宫。
除了这篇王羲之真迹外,溥仪还有两件宝贝,分别是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这两篇则被敬懿太妃趁乱悄悄地带出宫门,后来,又叫贴身伺候的小太监把这两幅惊世之作卖给某家叫做“品古斋”的小型古玩店。
最终,直到解放后,故宫博物馆才将这两件绝世宝贝花重金从英国人手中买回,现珍藏于故宫博物馆。
-
上一篇: 溥仪鉴定文物的故事
-
下一篇: 溥仪被赶出紫禁城后太妃们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