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后德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
到1935年时,大量的基建人力需求,使得德国已经没有失业困扰,同时美国才刚刚解决了一半失业问题。等到1939年二战爆发前夜,德国甚至出现了劳动力紧缺现象,满大街找不到闲人和流浪汉,而英法等国却还有着大量的失业人口,在街头举着牌子找工作。
可以看出,在短短几年间从一个百废待兴的战败国,进入高速发展轨道的德国,在当时不得不说是一个经济奇迹。
三、大举借钱和赖账
德国政府有个叫沙赫特的金融天才,被希特勒任命为中央银行行长和经济部部长,这个人有两手绝活,一是向美国和各协约国大量借钱,二是对于一战时巨额的赔款要求减免。
当时美国正处于经济危机,四处找不到投资机会,因此德国和美国一拍即合。不过沙赫特1933年5月兴冲冲到纽约拉贷款时,一大群记者围住了刚刚下船的他,不谈借款的事,只是问德国如何迫害犹太人。
虽然沙赫特当时恼羞成怒,把报纸团成一团扔在地上,但他也不得不解释,说正因为德国现在被索要大额赔款,民众生活艰难,才让一些情绪激烈的人迫害犹太人,如果你们借给我们钱,我们生活过好了,自然会对犹太人好的。通过他的这番如簧巧舌,很快在美国借到了钱。
接着,沙赫特用借的钱直接在美国购买军火和技术,这样美国人的失业问题也得到了解决,而德国也利用借的钱和技术大兴军工厂,不仅进一步解决失业问题,军事实力也迅速壮大,两个国家合作得不亦乐乎。
四、掠夺其它国家资源
羽翼渐丰之后,希特勒迅速发动战争,闪电攻克奥地利、捷克、波兰、法国等欧洲国家,在当地扶持傀儡政权,替德国搜刮进一步扩大战争的财富和资源,仅此一项所获收入就高达1040亿马克。纳粹德国对占领国的压榨和索取,让德国民众也得以享受更加优厚的福利,从而更加支持纳粹德国。
当然,希特勒经济和金融政策的最终目的,最终还是要为他的军事扩张做准备,而德国民众虽然生活得到了改善,但最终又沦为纳粹法西斯战争牺牲品,并在二战战败后跌入更加痛苦的深渊。
-
上一篇: 一战后德国通货膨胀的程度
-
下一篇: 德国一战前的军事准备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