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惠妃有多受宠

编辑:sunpp发布时间:2021-10-13

开元十二年,唐玄宗的结发妻子王皇后,因为“符厌事件”被废。此时的唐玄宗手中权力逐渐稳固,即位之初对武惠妃的薄待,让他此时萌生了想立她为皇后的念头。武惠妃名下是有皇子的,如果册立她为皇后,一来对于当时的太子李瑛是一个很大的威胁,其次保不住好不容易压下去的武家又可能蠢蠢欲动。

唐玄宗考虑再三,权衡利弊之下,放弃了立后的念头,册立武氏为惠妃,礼节则如皇后。同时她的母亲杨氏被封为了郑国夫人,两个弟弟也都分别被加官晋爵。而武惠妃之上也没有再立其他皇后,虽无皇后名分,却成为唐玄宗后宫中第一人,位居众妃之上。

“收割”三王终究自食恶果

无法荣登后位固然是遗憾,但武惠妃并没有泄气。既然自己登不了高位,那自己有儿子,总得为他们争取到最好的东西。

武惠妃虽然生育了四子,但实际成活下来的只有第三子李瑁。因为担心此子与前两个哥哥一样,李瑁出生后被玄宗交给了兄长李成器抚养。李成器夫妻将李瑁抚养教育的很不错,开元十三年,李瑁被封为寿王。是的,他就是杨玉环的第一任丈夫,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

咱们说回武惠妃。终于有了成活下来的儿子,自己位居后宫第一人,可是太子之位上的李瑛,是早已失宠的赵丽妃,这让武惠妃蠢蠢欲动。

武惠妃女儿咸宜公主驸马揣摩其心意,派人监视李瑛的行踪,并将这些告诉武惠妃。而武惠妃则开始了自己唱作俱佳的表演功力,常向唐玄宗哭诉李瑛等人不轨行为,有对他们母子不利的意图。这让唐玄宗对李瑛的印象愈发不好,开始动了想废太子的念头,被张九龄等人劝谏。

后来张九龄被罢官,李林甫上位,对武惠妃多有吹捧。看时机来了,她开始筹谋太子之位。公元737年,武惠妃设计让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三王入宫,转头向玄宗进谗言道三王要造反。经过这次后,唐玄宗下定决心废太子,三王被废为庶人,不久之后皆遇害。这样的巧合,要说没有武惠妃背后的操作,怕是没人会相信了。

只不过,这武惠妃也是个奇人,她都有心机去陷害三王了,却在三王死后不久,自己得了疑神疑鬼的梦魇中,身体每况愈下。同年,武惠妃病逝,唐玄宗悲痛万分,追封她为“贞顺皇后”,但丧仪仍用妃嫔之仪。

如果她不是出身武家,那么以她的受宠程度,第二任皇后的位置大概率没跑了。然而造化弄人,“武”字一姓,让她终是与后位失之交臂。

无疑,她是唐玄宗前半生最重要的女子,无法许她皇后之位,仍给予她享受皇后之礼。唐玄宗宠爱她,甚至爱屋及乌对她所生的子女也都有偏爱,却无法改变他心中更爱皇权这一事实。武惠妃有没有当年武则天那样的本事,没人能下断言,但防范于未然终归是没错的。所以总是武惠妃将李瑛等三王除掉,太子的宝座仍没有落到她的亲生子寿王李瑁身上。

而唐玄宗后半生最重要的女子,就是大家熟悉的杨玉环了。在武惠妃去世后不久,唐玄宗一度挺颓然的,直至有人推荐了武惠妃儿子寿王李瑁的王妃杨玉环,唐玄宗这才重新“活”过来了。

作为一个帝王,什么样的美女没有见过,为什么非得要已是自己儿媳的杨玉环呢?甚至于自己宠爱相伴二十余年的武惠妃刚去世不久,就想着法地把杨玉环弄进宫呢?时间上的接近巧合,不符合常理的操作,让人不由得猜想,是不是在杨玉环的身上,有着与武惠妃相似的神韵,这才让唐玄宗不管不顾呢?

小编觉得这个推测其实也存在着其合理之处,毕竟此时的唐玄宗也不是什么昏君,不至于因为杨玉环的美貌,做出这种有违伦常之事,甚至这还是武惠妃之子李瑁的媳妇。只是,若是武惠妃地下有知,看到自己儿子的媳妇被抢,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了?

本文标签 武惠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