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惠妃真的是被吓死的吗
按理说害死太子后,以玄宗的偏爱与宰相李林甫的力挺来看,李瑁当上太子希望很大,然而不久之后,武惠妃却一病不起,郁郁而终了。据《两唐书》与《资治通鉴》记载,武惠妃是由于李瑛、李瑶、李琚三人的鬼魂作祟,活活被吓死的。
武惠妃历经了大风大浪,是个才识卓绝、心机深沉、思路清晰的女人,会心理脆弱到被所谓的鬼魂吓死?我认为正史多记载,被吓死这个理由站不住脚,她应该死于绝望。
首先,武则天篡位是李唐王朝巨大的教训,事情刚刚过去,大家都对武氏一族都没有好感。有这样的先辈,对武惠妃来说既是不幸也是鞭策,使她比别的嫔妃拥有更强的出人投地的愿望。
争取皇后的失败使武惠妃毫无退路,只能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儿子身上。所以,在帮助李瑁争夺太子时,武惠妃付出了全部,甚至铤而走险,然而武惠妃聪明反被聪明误,她为了儿子触碰了皇帝的逆鳞——无上的皇权。
在宫斗中可以获胜的女人都是聪明的,她们知道得到的是雷霆还是雨露,全在天子一人。可以矫情,可以撒娇,可以狐媚,只要天子高兴,一切都不是问题,但只能影响他,而不能逼他就范。
想让李瑁当太子,武惠妃指派杨洄监视李瑛,说他的坏话,甚至告他们结党营私,玄宗都能容忍,也能理解。但如果后宫结交前朝,内外勾结逼皇帝就范,那就犯了大忌,只能使玄宗翻脸。
而武惠妃不但结交了前朝,还是宰相,而且还是两位宰相。关于到底立要不要立李瑁为太子的问题上,前朝分两派,一是以张九龄为代表,支持李瑛,一是以李林甫为代表,支持李瑁。
其实,李林甫为了当宰相,以支持李瑁为条件与武惠妃早就暗通款曲。这些玄宗并未发现,但当前朝吵得不可开交时,一向聪明的武惠妃爱子过于心切,出了一记致命的昏招:她派人联络宰相张九龄,说:“有废必有兴,公之为援,宰相可长处。”
然而张九龄是个油盐不进的主,大义凛然的汇报给了玄宗。至此,事情的性质发生了变化:李瑛就算再有错,是他的问题。而你武惠妃如此犯忌,得到的必是雷霆!
虽然后来玄宗愤怒于李瑛等三人的言辞,而杀死了他们,但立李瑁为太子的事情,已经没有可能。李瑛等三庶人在开元二十五年四月被杀,武惠妃左等右等,就是不见册封李瑁为太子的诏书,直到八个月后,武惠妃郁郁而终。这期间,她或许知道了事情败露,或者感觉玄宗对她的厌恶。她已明白李瑁成为太子一事,已绝无可能。
所以,一向积极进取的武惠妃,在知道了唯一的希望已经破灭时,感觉万念俱灰,于是带着无限的失落,离开了这个世界。
-
上一篇: 武惠妃是怎么死的
-
下一篇: 唐玄宗为什么喜欢武惠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