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死后东吴怎么样了
另一方面,孙峻对局势的把握也非常到位。据《殷基通语》记载,“权患之,谓侍中孙峻曰:‘子弟不睦,臣下分部,将有袁氏之败,为天下笑。一人立者,安得不乱?’”在“南鲁党争”即将结束之时,孙峻察觉到孙权的心思,便联合全公主等人,将孙权幼子孙亮扶上了太子之位。不过孙峻隐藏极深,就连孙权也没发现他的心思。
“时朝臣咸皆注意於恪,而孙峻表恪器任辅政,可付大事。权嫌恪刚很自用,峻以当今朝臣皆莫及,遂固保之,乃徵恪。”可以看到,正是因为孙峻的极力推荐,诸葛恪这才被任命为首席辅政大臣。那么问题来了,孙峻为什么要举荐诸葛恪上位?
从前面的分析来看,孙峻和孙弘应该有过一些矛盾。孙峻举荐大臣们都很看好的诸葛恪,除了可以将自己隐藏在幕后之外,更加可以利用孙弘与诸葛恪相争,从而在暗中伺机而动。至于为什么是诸葛恪?孙峻早就看出来了此人志大才疏,很好解决罢了。
果不其然,诸葛恪在除掉孙弘以后,开始独断专行,引来不少朝臣反对。后来诸葛恪发动第五次“合肥之战”,惨败而归,更是让引起了少帝孙亮的不满。“孙峻因民之多怨,众之所嫌,构恪欲为变,与亮谋,置酒请恪。”在一次宴会上,孙峻突然发动政变,诛杀了诸葛恪,就此掌控东吴朝政。
不过让少帝孙亮没想到的是,孙峻在掌权以后,也逐渐变得荒淫嗜杀,还和已经丧夫的全公主孙鲁班私通。“峻素无重名,骄矜险害,多所刑杀,百姓嚣然。又奸乱宫人,与公主鲁班私通。”孙峻本身手握朝政大权,加上又有全公主支持,此时的东吴朝堂俨然成为他的“一言堂”。不过善恶终有报,孙峻后来在远征魏国途中暴毙而亡。讽刺的是,传说他乃是被诸葛恪亡魂吓死的。“据御军齐整,峻恶之,称心痛去,遂梦为诸葛恪所击,恐惧发病死。”
然而在第二位权臣死后,少帝孙亮还是没能翻身。孙峻去世以后,比他还要凶残还要专横的孙綝在第一时间内接替堂兄孙峻的职权。孙綝不仅没有将孙亮放在眼里,还当着朝臣面前多次给少帝难堪,“綝以孙亮始亲政事,多所难问,甚惧。”久而久之,孙亮终于决定联合全公主、大司马全尚、将军刘承等人,暗中计划除掉孙綝。
不料全尚办事不密,将此事告诉了妻子,妻子立刻告诉孙綝。据《三国志》记载,“綝遣中书郎李崇夺亮玺绶,以亮罪状班告远近。尚书桓彝不肯署名,綝怒杀之。”孙綝行事残暴,强行将少帝孙亮废掉,改立孙亮之兄琅琊王孙休为帝。孙休继位之后是为吴景帝,得朝臣相助,最终将权臣孙綝除掉。
令人遗憾的是,孙休继位之时,吴国朝堂早已经被孙氏宗亲折腾得千疮百孔。尽管孙休在位前期有过一番不错的表现,但是由于他本人毫无政治根基,也是由朝臣所拥立的,所以东吴朝堂仍旧无法真正杜绝权臣干政的乱象。再加上孙休没几年便去世了,东吴朝局便继续撕裂恶化。在此情形之下,废太子孙和之子孙皓继位,从而掀起了东吴灭亡的篇章。
-
上一篇: 孙权是无能之辈吗
-
下一篇: 孙权死后谁成了东吴的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