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逊之后谁是大都督
若是把都护和护军理解是大都督的原名,那么陆逊同时期应该还有诸葛瑾、朱然、全琮三大都督才行。陆逊死后,他的权力被逐步瓜分,孙权让步骘接任陆逊的丞相,陆逊的副手吕岱接任上大将军,接管陆逊一部分兵权,都督右部。诸葛恪被提拔为大将军,假节,接管陆逊另一部分兵权。陆逊次子陆抗接管五千兵马,受诸葛恪调配。
吕岱和诸葛恪就相当于取代了陆逊和诸葛瑾时期的军权,但孙权没有授予他们都护大权,吕岱和诸葛恪相对前任,权力被缩水了。诸葛瑾、步骘死后,由诸葛融、步协接管父亲的部队,权力同样受到缩水。这时期军中资历最高的是左大司马、右军师朱然和右大司马、左军师全琮。
孙权特命朱然为大都督,统领诸葛融、步协。朱然和全琮由护军晋为军师,也许在东吴军师的地位在都护之上。而大司马定然在上大将军之上,所有让朱然、全琮分任。当时朱然亦已病重,全琮可谓是天下无敌了,他芍陂之战被孙权任命为大都督,统率张绣、顾承击败魏将王凌。由于全琮是鲁王党,与太子党张休、顾承不合,就诋毁对方谎报战功。
好在朱然、全琮不久也去了。大将军诸葛恪一人独大,孙权别无二选,只能托国于诸葛恪。当时太子党朱据担任骠骑将军,本也是个重要人物,但被鲁王党陷害而死。孙权病重时任命吕据为太子右部都督,孙峻诛杀诸葛恪后,被升为骠骑将军。
孙权的三女婿刘纂晋为车骑将军,他同时也是东汉扬州刺史刘繇的孙子。孙峻、孙綝擅权时,兵权都掌控在他们手中,并不委任于外将,他们就相当于曹操挟天子令诸侯时一样,不过令的是孙吴国内的诸侯。孙峻曾在战前加封留赞为左护军,不过留赞战死于殉国。待孙綝被除掉后,孙休提拔朱然之子施绩为上大将军、左都护,掌管荆州的军权。丁奉也因此功升为大将军,加封右都护。孙吴的军事制度暂时恢复到孙权时期。
老涂说事认为孙皓执政时期加强中央集权,不太把权力委任给大臣,只有陆抗在西陵之战以后,加封都护。鲁肃之子鲁淑、薛综之子薛萤曾领兵十万进犯西晋,却没被加封都督的权力交州争夺战中,孙皓以虞翻之子虞氾为监军,薛综之子薛珝为威南将军、加大都督,平定交州的叛乱,战场都远到现在的越南去了。
除此之外,东吴就没有过大都督。也许孙皓曾经想把交州名将陶璜调回朝中担任要职,可惜直到晋灭吴之战,都没来得及把最后的名将陶璜调回去。陶璜之弟陶濬被临时加封为镇南大将军,加荆州牧,但根本不是晋军敌手。
-
上一篇: 历史上有陆逊这个人吗
-
下一篇: 陆逊为什么不用朱桓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