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肃是个什么样的人

编辑:sunpp发布时间:2021-09-23

孙权也叫了大臣商议,文臣一致反对联合刘备,想投降曹操,因为曹操已经下了战书,带领八十万大军来灭他们了。武将们支持联合刘备抗曹。在会上孙权没有做出决定,但是,会后鲁肃找到孙权又开始谈论此事。鲁肃只对孙权说了一句话,就让孙权下定决心抗曹了。那么这句话是什么呢?

鲁肃说的是,大王,我们这些人实际可以投降曹操的,但是大王你要是投降了曹操,会有什么样的下场呢?孙权心想,是啊,你们不过是臣子,最多只是换一个主人,但是我,本就是君王,一山不容二虎,一个国家自然也是不需要两个君王的,估计我的下场可是不会好的。于是,孙权就坚持了抵抗曹操的心思。可见,鲁肃可不是一个老实人,老实人怎么能够一语中的呢?

恰巧孙权得到曹操率兵东进的消息,与众将一起商议对策,大家都劝孙权迎曹操投降,唯独鲁肃一言不发。孙权起身如厕,鲁肃追到屋檐之下,对孙权说:“我们这些人如果投靠曹操,都会得个一官半职,唯独将军不能投降曹操,希望将军早定大计,不要听信众人的议论。”

孙权叹息道:“刚才那些人所持的观点,太让我失望,现在您阐明大计,与我的想法正好相同,这是上天把您赐给我呀!”后来刘备拜访孙权,请求借用南郡,都督荆州,唯独鲁肃劝孙权将南郡借给刘备,以达到共同抗击曹操的目的。曹操听说孙权用土地资助刘备,当时正在练字,吃惊恐惧,手中的笔都落到了地上。可见鲁肃的才能也是非常厉害的,能够深得一个帝王的心思。

最让人佩服的就是鲁肃的义气和勇气了。刘备攻取益州之后,留下关羽镇守荆州,关羽与鲁肃的辖境相邻,双方多次互相猜疑,边境冲突不断,鲁肃总是以友好的态度安抚关羽。刘备平定益州后,孙权要求刘备交还荆州属下的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刘备不答应,孙权派吕蒙率军强行攻占。刘备闻讯,亲自从益州返回公安,派关羽去夺回长沙、零陵、桂阳三郡。

当时的鲁肃可以算的上是单刀赴会了,鲁肃责备关羽说:“我们主公当初真心实意的将土地借给你们,是因为你们的军队打了败仗,远道而来没有地盘依靠的缘故。现在你们已经得到益州,至今没有归还荆州的意思,我们仅仅要求得到三郡之地,你们还是不同意。”最后还是取得了成果,刘备于是让出湘水以东的土地,双方约定,以湘江为界,各自罢兵休战。

从这些事情之上,我们可以看的出来,这个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被描写的非常忠厚的人,其实一点也不老实,是一个聪明的人。建安二十二年,鲁肃去世,享年四十六岁。孙权为他举行了吊唁活动,并亲自主持葬礼。诸葛亮闻讯,也在本国,为鲁肃举行了吊唁活动。可见鲁肃的为人还是得到了很多人的肯定的。你们怎么看这个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