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为什么不支持曹操称王
曹操称王以后,会面临这么几方面压力:首先就是朝廷中那些心系汉室江山的大臣们一定会表示反对。其次就是军中那些支持汉室江山的大臣,也可能会跳出来。再则那就是刘备和孙权,就有了讨伐曹魏的口实。他们要对付曹操是必然的,但是他们必须要找到一个借口调动起地方百姓们的积极性。
原来是很难找这个借口的,毕竟曹操是代表汉献帝执掌天下大权,可是现在不同了,曹操一旦称王以后,就有谋朝篡位的野心,这恰好就可以被刘备和孙权利用起来。
太祖以女妻彧长子恽,后称安阳公主。彧及攸并贵重,皆谦冲节俭,禄赐散之宗族知旧,家无余财。十二年,复增彧邑千户,合二千户。太祖将伐刘表,问彧策安出,彧曰:今华夏己平,南土知困矣。可显出宛、叶而间行轻进,以掩其不意。”太祖遂行。会表病死,太祖直趋宛、叶如彧计,表子琮以州逆降。---《三国志》
为什么要做这种让对手高兴,自己烦恼的事情呢?荀彧这么一个聪明人,实在是想不通如此精明的曹操,会在晚年犯下这么一个错误。
难道说你不称王,大家就不会把你当成王来看待了吗?曹操在北方的地位无疑那就是皇帝,就是主宰大北方的一把手,不管曹操身居何位置,都不可能改变这件事。所以荀彧反对曹操称王,的确还是为了曹操着想。
荀彧是想激发曹操的斗志。
曹操过去一直南征北战,是一个拥有宏图大志的英雄。可是称王是一个不详的标志,这表明曹操再也没有了征战天下的打算,这是要退休了。还没有一统天下,就想着要退休过幸福的生活,有这么好的事情吗?当然没有。荀彧的理想就是帮助曹操一统天下,帮助曹操成为一代英明的帝王。
十七年,董昭等谓太祖宜进爵国公,九锡备物,以彰殊勋,密以咨彧。彧以为太祖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太祖由是心不能平。会征孙权,表请彧劳军于谯,因辄留彧,以恃中光禄大夫持节,参丞相军事。太祖军至濡须,彧疾留寿春,以忧薨,时年五十。谥曰敬侯。明年,太祖遂为魏公矣。---《三国志》
可是理想才进行到一半,曹操就想着退休了,荀彧肯定不会答应。荀彧还很年轻,连50岁都不到,正是建功立业大展宏图的时候,他当然希望继续辅佐曹操征战天下。
而曹操退缩的情绪,让荀彧非常反感。所以当曹操想要称王的时候,荀彧发自内心地表示反对。反对的理由不是为了汉室江山,而是为了曹魏大业。
其实我们从曹操称王以后,可以看得出曹操的雄心已经收敛了。他不再想着开疆拓土,而是保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至于能不能一统江山,就要看子孙们的了。
不管是在汉中的失利,还是关羽北伐时打算迁都,都表明曹操失去了一统天下的信心。那么这个时候作为老伙伴的荀彧,是不是要给曹操加个油呢?
可惜这个油加错了地方,因为曹操做出的决定,是谁也改不了的。就算他是荀彧,也不能违背曹操的决定。曹操就是不想再征战天下了,就是想要好好过一过退休的生活,难道这也不行?好不容易创下了如此大的功业,我就想休息一下了不好吗?
劳模荀彧也该歇歇了。
曹操想退休,荀彧死活不让,两者之间当然会产生很大的矛盾。曹操就是想过一段糜烂腐朽的生活,可是荀彧这么一个纪检领导在这里看着,曹操是永远不会如愿的。所以曹操给荀彧寄了一个盒子,里面啥都没有。这里可以有很多种解释,看收到盒子的荀彧当时到底是怎样的心态了。
盒子是空的,或许曹操是希望荀彧不要太操劳了,应该适当放空自己一下。结果荀彧却理解成了自己努力半生却只是一场空,所以荀彧无奈之下只好选择自杀了。
他认为曹操是听不进自己的建议了,与其再这么苟活着,还不如早点走了。曹操真的要杀荀彧吗?我认为不会。毕竟人家这么努力,也不是为了中饱私囊,哪有这种过河拆桥的英雄呢?
-
上一篇: 荀彧为什么被曹操杀了
-
下一篇: 荀彧支持曹丕还是曹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