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君死后匈奴人做了什么
三年后呼韩邪单于去世,此时的王昭君想回到故土,并写了一封《报汉元帝书》:“臣妾幸得备身禁脔,谓身依日月,死有余芳。而失意丹青,远窜异域,诚得捐躯报主,何敢自怜。独惜国家黜涉,移于贱工,南望汉关徒增怆结耳。有父有弟,惟陛下幸少怜之。”
然而,这时候汉元帝已经死了,是他的儿子汉成帝接到此信,无情地拒绝了王昭君的要求。王昭君不得不按照匈奴的习俗,首领死后嫁给了呼韩邪单于的长子复株累单于,好在王昭君与复株累单于的年龄比较相当,生活也比较幸福,并生下了两女。
只是人都有生老病死,复株累单于与王昭君生活了十一年后就撒手人寰,王昭君又按照习俗嫁给了复株累单于的弟弟搜谐若鞮单于,两年后王昭君郁郁而终。这位16岁进宫、21岁出塞、侍奉三任单于的绝世美女36岁就走完了人生路程,不得不令人惋惜。
三、剺面截耳匈奴人
王昭君虽然只是一名女子,但她带给匈奴人的却是诸多的好处,匈奴内部难得的几十年和平,同时又带去了中原先进的管理模式,从而改变了匈奴落后的管理制度,她在匈奴中有着极高的地位与声望,因此她死后匈奴人不但对她厚葬,并且“剺面截耳”以示对其敬重。
有诗云:“昭君昨夜子时亡,突厥今朝发使忙。三边走马传胡命,万里飞书奏汉王。单于是日亲临哭,莫舍须臾守看丧。解剑脱除天子服,披头还著庶人裳。衙官座位刀剺面,九姓行哀截耳珰。”
从诗的前面可以看出匈奴对王昭君的死非常重视,就连单于都亲自为她披麻戴孝,而后面的“剺面截耳”更让人感到不可思议。如果单从字面上来讲,“剺面”是指用刀划破自己的面孔,而“截耳”则是割掉自己的耳朵,这种残忍的手法非常人所能接受,直到后来在莫高窟发现了一幅壁画,才不得不让人相信这个事实。
这幅壁画名为《各国王子举哀图》,上面描绘的是释迦摩尼涅槃后各个国家的王子前去哀悼,其中就有匈奴的王子拿刀刺自己的胸或腹部,还有的王子用刀划脸,或者准备割自己的耳朵,以示自己的悲愤之情。
描绘的血腥画面让人不忍细看,但这就是匈奴人的习俗,身份地位极高的人才会有此待遇,从而可见王昭君在匈奴人心中的分量是如此之重。
总结
自古红颜多薄命,王昭君也难免其中,她一生虽然左右不了自己的命运,但我们为她唏嘘的同时,不可否定的是她为匈奴与汉室之间的友好关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女子能够享受到死后让匈奴人“剺面截耳”的待遇,大概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吧。
-
上一篇: 王昭君为何嫁给匈奴呼韩邪单于
-
下一篇: 王昭君在匈奴过得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