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为什么被贬滁州
杨日严看到张氏的这一番供词,真是大喜过望,这不正是他所想要的证据吗?当时在范仲淹主持的"庆历新政"政治改革运动中,身任谏官的欧阳修曾对贾昌朝、陈执中等一班守旧官员展开激烈的抨击,现在贾昌朝、陈执中高居宰相之位,他们也想利用这个案件将欧阳修彻底整垮。
可是事情的进展并不像他们想的那么顺顺利。具体负责审理案件的官员孙揆秉公断案,他坚持认为,张氏案件的核心在于不正当关系一事,除此之外的其他事件,均不属于本案所追究的范围;其二,张氏在刑狱之中心神不宁、惊慌失措的情况下说出一面之词,仅仅以此为据难以断定欧阳修有什么罪责。
因此,他坚持本案只以张氏与男仆不正当关系这一事实来定罪,而绝不涉及其他事件。贾、陈二人立刻授意谏官钱明逸上书弹劾欧阳修与外甥女有不正当关系,并意欲霸占张氏家财。为了加强弹劾的力度,圆满完成宰相们交给的任务,钱明逸可谓煞费苦心。他找出了一份自认为非常具有说服力的证据,就是欧阳修的一首词:
江南柳,叶小未成荫。人为丝轻那忍折,莺嫌枝嫩不胜吟。留着待春深。
十四五,闲抱琵琶寻。阶上簸钱阶下走,恁时相见早留心。何况到如今。《望江南》
欧阳修这首词的本意,就是写一位美丽的少女在他心目中留下的美好印象,这个印象时隔多年,到现在更加深刻了。那么这首词为什么会成为钱明逸控告欧阳修的证据呢?钱明逸振振有词地指出:当初这位张氏跟着欧阳氏前来投奔欧阳修的时候,差不多就是四五岁的样子,正是玩耍簸钱游戏的年龄,可见欧阳修那个时候就盯上幼小的张氏了!现在他对张氏心怀不轨是早有前兆的!欧阳修与张氏有不正当关系的事实是确凿的,是有历史证据的!
由一首描写少女情状的小词推理出十余年后的通奸大案,钱明逸的逻辑推演能力与想象力真是高超!这本来是一桩子虚乌有的案件,更是一套荒诞至极的逻辑,但是在当时那种氛围下,谁又敢公开站出来说句公道话呢?没有人出来戳穿真相,事情自然也就越抹越黑,以至于最后惊动了宋仁宗。
仁宗是非常器重欧阳修的,他当然不能容忍自己信任欣赏的官员做出这等伤天害理、有悖纲常的丑事。于是,朝廷下诏责令太常博士、三司户部判官苏安世主审此案,又派遣宦官王昭明督办此案。王昭明虽然之前与欧阳修有那么点小摩擦,却是一个公私分明的人。
最后因确证据不足,很难将此案定性为欧阳修与张氏有不正当关系。最终决定维持原判,只认定张氏与男仆有不正当关系这一案情,欧阳修与张氏有不正当关系罪名不成立。但是给欧阳修加了一条罪名,那就是欧阳修动用张氏的钱财购买田产,却将田产归入妹妹欧阳氏名下,属于侵夺他人财物,以此对欧阳修提出弹劾。
案件的审理终于有了最终的结果。宰相们本来想以不正当关系之罪整倒欧阳修,没想到最终只能以侵夺他人财产的罪名弹劾欧阳修,这个结果虽然不是他们期待的,却也只能愤懑地接受,而苏安世与王昭明二人却因为主持公道而被贬官。对于欧阳修的惩罚结果就是:贬官滁州。
-
下一篇: 翰林风月三千首写的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