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三兄弟龙虎狗是什么意思
投靠刘备后联合东吴孙权抗拒曹操,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之后谏策刘备西入益州击败刘璋,奠定三国鼎立之势。其治国有方,道不拾遗风气肃然,怀先主遗志北伐中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为封建时代一代名相,万世瞻仰的人臣楷模。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也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即使是学生时代对诸葛亮的了解是至深的,因为在我们课本中就有《出师表》《诫子书》等,而这些就是诸葛亮的散文代表作,而且诸葛亮还发明过木牛流马、孔明灯等,诸葛亮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诸葛亮被称为“龙”是司马徽最先表达的,因刘备在拜见司马徽时,司马徽向他推荐了两位人才。
“孔明卧龙,士元雏凤也。先主用之,俱以为军师。”
诸葛亮也就视为“龙”,鉴于我们对诸葛亮的了解就不多介绍了。
诸葛瑾是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字子瑜,同是山东琅琊阳都人。公元174年生,诸葛瑾比诸葛亮大七岁。诸葛瑾生得仪表堂堂,有气度有雅量,他为人刚直,涉及原则问题,常常表现出虎的威严。是三国时期孙吴的重臣。
诸葛瑾因中原战乱而避乱江东。孙权因人介绍后认识诸葛瑾,相见之后更是对其才华感到惊奇,之后孙权将诸葛瑾当为宾待。诸葛瑾效力东吴后深得吴主孙权的信任,孙权和诸葛瑾的感情并不比刘备对诸葛亮的感情差。孙权曾说和诸葛瑾的豪情恩同骨血,他和诸葛瑾有着过命的友谊,而且两人相越,相互绝不辜负对方的信任。
孙权在称帝后,就拜诸葛瑾为大将军,领豫州牧,任以军国大事。视为左膀右臂,葛瑾身后他的儿子诸葛恪依旧深受重用。可谓是恩宠不绝。最后善始善终。诸葛瑾被称为“虎”是因为其是个文武兼备的人才,虎将。
诸葛瑾除了政治上竭力主张孙刘联盟,在军事上也多次领兵出征,镇守边关。黄武五年到嘉禾五年,十一年间,他数度与魏军作战于襄阳,立下不少功劳。不过比起弟弟诸葛亮,在军事才能上还是略有不及。不过诸葛瑾的德望丝毫不比诸葛亮逊色。
因诸葛瑾对文武大臣多是抱着与人为善的态度,凡是同僚中有得罪吴主孙权的,诸葛瑾都尽力在孙权面前上疏劝解,尽力挽救,力争得到一个相对好的结果。在诸葛瑾身边没有异己之说,看不到帮派之争,任何事都不添油加醋或落井下石。
最后说到诸葛诞,诸葛诞,字公休,同为山东琅琊人。诸葛诞投靠曹丕以后深受重用,并且诸葛诞也十分有本事,数次立下战功。诸葛诞在年轻时极负盛名,任职吏部举贤任能,严明公正深受好评,官至御史中臣、尚书、征东大将军。并且诸葛诞非常忠于曹魏。
三兄弟中结局各有不同,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犬”。前两者名副其实,而诸葛诞却被喻为“犬”,但并不是贬义的意思,和我们现今的理解是有一定的差异的。
因为诸葛诞是忠于曹魏的,但是曹魏之后被司马家族篡夺了政权,而司马家族也准备提拔诸葛诞,但是诸葛诞的心是归属于曹魏,不满司马氏专权。之后便发动叛乱。后兵败被杀诛灭三族,只有一子当时在东吴幸免。
但是诸葛诞其实和司马家族是亲戚关系,因为诸葛诞的女儿嫁给了司马懿的三儿子司马伷。一边是曹魏,一边是亲家,而曹魏在魏明帝曹叡在位时是看不起诸葛诞的。还降职处理,但是诸葛诞并没有因此而支持亲家司马家族,而是依然忠心于曹魏,其忠心程度可以用“愚忠”形容。
诸葛三兄弟,出身普通小士族,在东汉末年乱世之中,分别在魏、蜀、吴效力,最终都凭借个人出色的才华,分别显贵于三国,书写了一段士族阶级的奋斗传奇史。他们每个人都做得很好、很有名望。后来就传出了“龙虎狗”的说法。
-
上一篇: 诸葛亮三兄弟为何投靠三个国家
-
下一篇: 诸葛亮临死最后一计让自己万劫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