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历史事件 探索发现

中国人喝茶有哪些讲究

编辑:sunpp发布时间:2021-05-28

存放器具不同

茶叶的存放是为了更好的喝到好茶,其中因为茶叶的特性,保存茶叶以避光器具为好。所以大多数茶叶保存,用的都是不透明的茶罐,茶罐的材质很丰富,需要你挑选合适的茶罐配以不同的茶叶。常见的茶罐有:

陶瓷罐、紫砂罐、竹制罐等,而市面上玻璃罐居多,也是为了陈设美观而放置,并不适合茶叶的存放。选择茶罐也有条件,为了方便拿取最好选择口径较大的器形,以避免在面对较蓬松的茶叶时,不好取用,造成茶叶断碎的情况。

泡制器具的讲究

喝茶是最终目的,然而想要喝上一杯好茶,除了茶叶本身的属性、泡制的手法、还跟泡制的茶具有很大关系。茶壶的大小、材质、形制等亦关系到茶汤的香气和韵味。

明代茶人对壶器主张以小为贵,“壶小则香不涣散,味不耽搁。”许次纾在《茶疏瓯注》中指出,银锡制壶有利茶汤,其次是内外施釉的瓷壶,可惜老瓷壶大多不耐沸水骤浇,瓷身易裂。而江苏宜兴紫砂壶虽深受当时的茶人推崇,仍需避免烧结温度不足,土气败茶。可见明朝时期,我国对喝茶就很讲究。

除了茶壶的大小、材质,对于壶的构造也很有讲究。一把好壶盖应紧密。周身要匀称,壶口要圆;壶嘴、壶钮、壶把三点应对直成一直线;拿掉壶盖,把壶倒放在桌面上,壶口与壶嘴要相平。出汤爽利,水柱要急、长、圆、挺,如果流速过慢,就会影响茶汤的品质;壶嘴断水要明快干净,不滴水和不倒流。

最重要的是,一把壶提起来是否顺手好用。不同的人,手的大小、长短、胖瘦都不同,选壶时,要用自己的手握起来感觉是否合适。有些壶的把手不好握,或者重心往前倾,难以操作,就不是理想的壶。在壶里注满水后,能够以单手平平地提起来,缓缓倒水,出水的感觉很自在顺手,就表示这把壶的重心适中、稳定。

茶杯的选择

恐怕没有哪一种饮品,对于器具这么讲究的。而喝茶对器具的讲究超乎你的想象。而且喝茶的神奇之处在于,茶汤的风味会根据茶杯材质改变。

用不同质地、颜色、形状、大小、高低、厚薄的茶杯来品茶,茶汤就会呈现出不同的气质,有时差距大得令人惊讶。但不论什么茶,若以好的茶杯来品饮,茶汤的香气、汤色、滋味,都会更加细致、丰富而迷人。

当然不同季节、不同场合要求的茶杯也不同,冬日寒冷你可以选择胎土厚的茶杯可保温茶的温度。而质地轻薄的茶杯则适合夏天使用,不用等待太久。春秋季节则可多样选择,也可以根据口味来选择茶杯。还有茶盖的选择也很重要,它包含盖杯、盖碗、托三个物件,让喝茶有着满满地仪式感。

十分茶性七分水

世界上对饮水最讲究的人,就是喜好喝茶的人。俗话说“水为茶之母”“十分茶性七分水”,但凡有好茶,必须有好水,才得两全其美。

好茶需择好水,明代张大复在《梅花草堂笔谈·试茶》中谈道:“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水十分,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茶十分,茶只八分耳。”可见泡茶对水质的讲究。

水质能直接影响茶汤的品质。水质不好,则无法将茶的色、香、味充分体现出来。最早论及茶与水质关系的是茶圣陆羽,他由上而下将水分为上中下三品。

上品为天水,诸如初雪之水、朝露之水。中品为山泉水和江水,下品为井水。而如今虽然这些水如今人们泡茶不再使用,但是冲泡茶的水质也有现代化的要求。水质清澈、水源要活、水品要轻、水味要甘甜这都是泡茶一杯好茶的关键。

还有很多喝茶的讲究,不再一一例举,总之一杯讲究的好茶,足以慰江湖,足以品人生!这大概就是喝茶的真正意义所在吧!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