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真有丐帮吗
宋元话本小说《金玉奴棒打薄情郎》对杭州城里的乞丐头目金老大进行了描述,说他手中的杆子就是丐帮领袖的标志,可以统领全城的乞丐,而这个杆子就是打狗棒的历史原型。这说明在宋朝乞丐成帮派依然成气候,是具有一定组织的社会群体。当时的丐帮纪律之严明,而丐头所持的杆子一直沿用到清代,不仅象征权力,还可以执行帮规,惩戒违规触犯。宋代的丐帮大体以名都大城、集镇里社为聚集活动中心,他们尚没有形成全国性的组织;且多数带有明显的地域性群体特征。
清末民初,丐帮组织更趋发达,几乎在每一地区,都有相应的乞丐组织,尤其大城市更是十分明显,比如北京“蓝杆子”、“黄杆子”。黄杆子是由破落贫困的八旗子弟所组成,属于高级乞丐组成的组织;“蓝杆子”是由普通乞丐所组成的组织,而这“黄杆子”和“蓝杆子”就是金庸小说中丐帮的净衣派和污衣派的原型。
河北南部山东北部分布着一支庞大的丐帮组织“穷教行”,其帮中有派,韩门、齐门、郭门等;吉林海龙一带丐帮有“大筐”和“二柜”两种,“大筐”主要由残疾人组成,“二柜”则为普通乞丐;无锡的丐帮有“流门”、“矗门”两支派系;长江中下游地区,丐帮有“三江”、“两湖”等等的派系之分;云南的丐帮则称为“舵”上,帮主曰“舵头。总之清末时全国各地的丐帮都形成了一定的帮派形势的组织。
直到今天,全国各地的丐帮组织任然存在,我们在全国各地的大小城市,都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乞丐,除了一些是确实丧失劳动能力被迫行乞以外,很多都是经过系统培训的职业乞丐,也有一些不幸落入黑帮组织被害残疾被逼着行乞的,而这些形形色色的乞丐,分布在世界各个角落。
我们再来结合一下武侠剧中的丐帮来看看,不管是《天龙八部》还是《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等等,基本上有丐帮盛行的年代,都是处在乱世之中,不管抗辽抗金、反元、反清复明等等历史背景下,尤其从清末民初丐帮现象,更能反应社会现实,那就是战乱和社会动荡滋生了丐帮,毕竟当乞丐实际上就是出售自己的人格尊严,当社会稳定了,人们的温饱教育等基本的生存问题都解决了,谁还愿意去当乞丐呢?
-
上一篇: 古代死囚不想死怎么办
-
下一篇: 古代打仗为什么举挂元帅的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