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支撑了多少年蜀国
3、蜀国和魏国兵力的悬殊
姜维因为没有费祎的限制,所以率领大军北伐,似乎要完成诸葛亮的遗愿。大大小小的战役很多,输赢都各有一半,毕竟是弱者向强者的挑战,肯定不容易。其实论到打仗,拼的是战士,但实际比的是国力。当时的蜀国人口没有超过90万,但是士兵有10万,这个负担是很重的。而天下七分都是魏国的,论人口,论粮食,论钱财,也是魏国最富有。如此大的悬殊能够支撑,已经十分不利了。所以姜维北伐,能赢得概率不大,但是也不能坐以待毙。但即便如此,和姜维开战的邓艾等人,也没有占据多大的优势。
4、刘禅的无能
姜维不能成功不单只是国力上的悬殊。在钟会大军来犯的时候,姜维就告诉刘禅要让张翼和廖化守住阳安关和阴平桥。可是刘禅不听,他认为西川地势先要易守难攻,根本不用担心。敌人钟会可是十分重视姜维的,所以让邓艾用三万人故意牵制姜维,不和姜维打也不让姜维脱身。这时候汉中十分危险。没有姜维的汉中犹如敌人的板上之肉,没等刘禅来得及防御,汉中已经沦陷了。刘禅惊讶不已,他令姜维回来支援,那时候汉城和乐成已经失守了。姜维十分痛心,无奈只好和张翼等人一起缩小范围退回剑阁防守。而剑阁已经是蜀国最后的屏障了。
5、最后的持守
蜀国就是如此一步步走向败亡的。但是剑阁有姜维的持守,仍然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只是当时姜维手上的兵力已经很有限了,但是也没有那么容易让魏军攻破。魏军久攻不下想要撤退,但是邓艾还不甘心,出奇兵走阴平小道,占取了江油,进一步击败了绵竹的诸葛瞻,直接率领人马威胁成都,刘禅顶不住压力,放弃了抵抗。蜀国就这样正式灭亡。
6、最后的反扑
姜维当时无比绝望,国破家亡,他也仍然不甘心。他最后一次用计,诈降钟会,想要挑起敌军的内乱,试图做最后的反扑,但是没能成功,壮烈牺牲。不知道刘禅是否无比后悔,当初为什么不听姜维的意见,如果那时候早有防范。守住阳安关和阴平桥,蜀国还不会败得这么彻底,一点机会都没有。
小编认为,蜀国那是偶虽然处于弱势,可弱势不代表就一定会输。不管姜维如何尽心尽责守护国家,遇上刘禅这样的无能皇帝也实在没有办法。蜀国不是输在兵弱人少,而是败在了刘禅这个扶不起的阿斗手里。
-
上一篇: 诸葛亮为什么重用姜维
-
下一篇: 姜维为什么被称为麒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