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小冬与梅兰芳的传奇爱情故事
大梦初醒
然而天有不测之风云,一位捧孟的追星族青年李志刚,暗恋上了孟小冬。他妒忌梅兰芳娶了孟小冬,便携枪到梅宅,佯称自己是孟小冬未婚夫,欲绑架梅兰芳。梅兰芳的一位朋友张汉举出来挡驾,不幸殒命,梅兰芳得以逃离。李被闻讯赶到的军警乱枪打死,在东四枭首示众一周。
一时谣言顿起,说孟小冬与李有染等等,梅粉及家人以保护梅兰芳安全起见,不再使其遭杀身之祸为由,也倒戈加入支持福芝芳,竭力拆散此段姻缘。梅兰芳此后也开始逐渐冷落孟小冬。此时孟小冬有苦难言,但往昔的恩情还在眼前,她觉得,他冷落她是受了身边人的影响,他总有一天会回心转意的。
然而,接下来发生的这件事,让她断了这个念想。1930年,梅兰芳的嗣母(也就是他的伯母)去世,孟小冬自然想要为婆婆披麻戴孝。她奔丧来到梅宅,哪知被下人口称“孟小姐”拦在了门外,并称梅夫人福芝芳不承认她有戴孝的资格。而怀有身孕的福芝芳则扬言,若是孟小冬进门戴孝,她就自尽,连带腹内胎儿再搭上一条人命。
梅兰芳再三央求,并请来了孟小冬的舅父,众人合力劝走小冬,才勉强平息了这场风波。此事让孟小冬认清了自己难有正妻的身份,虽然她之前也并未在乎,更让她痛苦则是梅的态度。这个她要托付一生的男人,却连承认的勇气都没有,他只会那样温柔地劝她先回去,这使她万念俱灰,泪流成河……
你既无心我便休
受此大辱之后,骄傲如孟小冬,痛定思痛,毅然决定和梅兰芳分手。很快,孟小冬在《大公报》第一版连登三日的启事:“冬当时年岁幼稚,世故不熟,一切皆听介绍人主持。名定兼祧,尽人皆知。乃兰芳含糊其事,于其母去世之日,不能实践前言,致名分顿失保障,毅然与兰芳脱离家庭关系。是我负人?抑或负我?世间自有公论,不待冬之赘言。”
之后,据说梅兰芳雨夜登门,曾来要求复合,孟小冬始终没有开门。她就是这样的,台上扮的尽是磊落明快的男子,性格亦格外爽朗大气。爱一个人时,能够放低身段去做他的妾,但如果她发现对方给不了她想要的爱时,也能决然抽身而退。
但她仍然是女人,经此打击,痛不欲生,一度皈依佛门。数年后重返京城,已视梅郎成陌路,一生不相与半语。孟小冬曾对一个朋友说:“以后要么再不嫁人,若是再嫁,定要嫁一个跺地乱颤的。”
回忆里的那个人
1938年,孟小冬拜余叔岩为师,成为他的关门弟子,也是他唯一的女弟子。她开始重新研习戏曲,一个眉眼、一个手势、一个唱腔,她都臻于完美。复出之后,名声一时无两,完全确立了中国京剧首席女老生的地位。然而,这不过也是烟花一瞬。此后,她的荣光,完全被收藏于杜氏的石门大屋里。是,正是那个杜月笙。
杜月笙对孟小冬,也称得上有情有义。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孟小冬随杜一家迁居香港,临走之前,淡淡地说:“我跟着去,算丫头呢还是算女朋友呀。”为了她这句话,赴港后杜月笙不顾家人的阻挠,坚持要与孟小冬补行一次婚礼。当时的杜月笙已经63岁,形销骨立,面容枯槁,浑身是病,孟小冬也已是42岁。
杜月笙去世之前,把自己的遗产做了分配,分在孟小冬名下的是两万美元。她开始了在香港16年的独居生活,潜心钻研戏剧,教授弟子。后来,因为很多亲友劝说她去台湾,她又辗转去台湾定居。若干年以后,梅兰芳去世的消息传来。
晚年的孟小冬,在台北的家中供奉着两个牌位,一个是她的老师余叔岩的,另一个是梅兰芳的。面对前尘旧事,这个曾经骄傲美丽的女子不知作何感想。1977年5月,孟小冬病逝于台北,带走了他们不为人知的内心感受和人世沧桑……
-
上一篇: 梁启超对外债问题的思考
-
下一篇: 杜月笙的夫人有几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