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的日语水平怎么样
根据《和文汉读法》一书推测,梁启超先是以日文的语法特点、字句结构、阅读书写方法入手。比如中文的语法结构是“主+谓+宾”,而日文语法是“主+宾+谓”。他发现,日文中的汉字,占到了六七成。虽然发音、含义有有所不同,但基本都能理解。如停车场,日语为“驻车场”。在梁启超的《饮冰室合集》中,他说“名物象事,多与中土相同”。
梁启超进步神速,半年后,可以阅读日文书籍,并与罗普编写学习日文教材。一年后,翻译小说《佳人奇遇》。为此,梁启超形容自己学会日文的感觉是“幽室见日,枯腹得酒”。
现代人都有学习外语的痛苦,对梁启超的神奇经历多有不解。其实,梁启超并没有那么神。比如翻译《佳人奇遇》是主要依靠字典完成的,遇到不懂的就查字典呗。现代人再看这部被梁启超翻译过的小说,发现他翻译的各种错误很多,且还有很多因为意识形态不同而导致的错译与改写。
再者,中文与日文相似度高,非常便于理解学习。同样是外语,如果是英文,就很难有这种奇迹发生。梁启超半年内可以阅读日文书籍这事,其实一点不神奇。比如日本昭和天皇投降诏书的第一段,日文是这样的:“朕深ク世界ノ大势ト帝国ノ现状トニ鉴ミ非常ノ措置ヲ以テ时局ヲ收拾セムト欲シ兹ニ忠良ナル尔臣民ニ告ク……”翻译成中文则是这样的:“朕深鉴於世界之大势与帝国之现状欲以非常之措置收拾时局兹告尔忠良臣民……”以上这段日文,即使完全不懂日文的中国人,连蒙带猜也能知道大致含义,何况还是梁启超。
在《饮冰室合集》中,梁启超说出了学习心得,“学日本语者一年可成,作日本文者半年可成,学日本文者数日小成,数月大成”,“慧者一旬,鲁者两月,无不可以手一卷而味津津矣。”最后一句的意思是,阅读日文书籍不难,聪明的人只需10天,愚笨的人则也只需要两个月。
至此,关于梁启超学习日文的谣言基本可以否定了。比如说梁启超在东渡日本的船上,只用几天的时间便学会了日语,到了日本便可熟练交流。这既与历史不符,也是违背学习规律的。因为没有哪种外语,让人在几天内就能熟练掌握。
应该说,梁启超用日文进行基本的阅读、书写肯定不是问题。但至于口语如何,暂时还没有找到相关记载。不过我们可以拿蒋介石来做个参照。
蒋介石也曾在日本留学,还学过近四年的语言课程,其中三年是密集的日语训练。想必这样的蒋介石日文水平应该很厉害。但日本作家、评论家保阪正康在其著作《蒋介石》中披露了真相,“蒋介石在听方面没有任何问题,但要使用日语进行会话,却显得相当困难。”
蒋介石相比梁启超,优势是受过专业的语言训练。梁启超相比蒋介石,优势是在日本的时间更长。梁启超在日本14年,会不会练就一口流利的口语呢?很难,因为他日常更多与中国人混在一起,日文环境有限。如果非要给个评价的话,大致也就是简单的日常交流水平。相信他在东京出生的儿子梁思成日文水平比他强很多。梁思成随梁启超在日本待了11年,小孩子学习语言毕竟更有优势。
-
上一篇: 梁启超一生有几个妻子
-
下一篇: 梁启超推荐陈寅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