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庄死后37年康熙为何不安葬

编辑:sunpp发布时间:2021-04-08

对孝庄皇后而言,姑姑自然是长辈,掌管后宫也没有什么,但后来发生的事情,就不是那么好接受得了。

一次,孝庄皇后的姐姐海兰珠陪着家人来觐见皇太极,皇太极居然一下就喜欢上了,便要娶她,要说既然是孝庄皇后的姐姐,自然是比孝庄皇后大,而且海兰珠当时已经有26岁了,之前还有过一段婚姻。但这一切,都不能阻止皇太极宠爱海兰珠,他对海兰珠的宠爱,甚至超过过他对天下的野心,传说在松锦大战中,皇太极听说海兰珠病危,居然不顾战事紧张,慌忙的跑了回来,可惜还是没有见到海兰珠最后一面,为此,皇太极哭昏了几次,可见海兰珠真当是皇太极的心尖肉。

我们常人都有一个心态,比尔盖茨有钱我们无所谓,马云有钱我们也觉得遥远,但自己的亲戚朋友有钱我们就觉得有点难受了。所以,孝庄皇后面对这种情况。要说真的心中一点没有感觉,也是不可能的。

一家人三个女人嫁给了皇太极,自己最小,却既没有尊重也没有宠爱,孝庄皇后临终遗言的一个“卑”字,道尽了她心中的酸苦。

当然,身为一代贤后,孝庄皇后体恤百姓,也不完全是装的,盛京里北京千里之遥,要把她送回去,甚至另造一个坟茔,说劳民伤财是一点不为过的。

当然,最重要的是,孝庄皇后的生命,其实大部分都献给了自己的儿子和孙子,他们都是幼年继位,孝庄皇后可以说是倾尽心力,把他们培养成两代优秀的帝王。

人其实养猫狗久了都会有感情,更何况自己的孩子,所以,就算生死大限,孝庄皇后也不愿离开他们,而且这里是大清的首都,也是她主政多年的地方,她真的希望就在北京,守着自己的孩子,守着自己的江山。

至于皇太极,真的是太遥远的事情了。

所以,就这份遗言而言,是完全合情合理的,当然康熙也会十分的尊重。所以,他并没有把孝庄皇后送回盛京,但这也有一个问题,不回盛京,又葬在哪里呢,对此,并没有先例可以依从。

最后,康熙把孝庄皇后生前居住的慈宁宫拆了几间,因为孝庄皇后最喜欢这几间房子,就依原样子建在孝陵的旁边,也算圆了孝庄皇后守着孩子的心愿。其实这里面也有康熙的私心,康熙对祖母的感情极好,他把孝庄皇后的灵柩安排在就近,也方便自己拜见,虽然生死相隔,但没有入土也让他觉得离祖母更近一些。

本来这只是当时的权宜之计,但后来随着王朝体制的逐渐完善,儒家思想越来越占主导地位,孝庄皇后不与皇太极合葬,与礼制相违。于是,在祖母的遗言和体制之间,康熙很为难,而且,因为之前顺治的坟茔已经把孝陵最尊贵的位置占了,祖母不可能还没有父亲尊贵。所以实际的坟地的位置也是一个问题。

诸般为难之下,没有决断,直至康熙去世。

后来雍正继位,就在原来房子的地方扩建,直接把它变成了陵墓,既没有惊动孝庄皇后,也让她入土为安了,只不过,这一下子前后就过了足足37年。

至于那些关于礼制的问题,为了堵住悠悠之口,他给这个陵墓取了一个名字,叫昭西陵,这是因为皇太极的陵墓叫昭陵,这样也就尽了孝庄皇后和皇太极的夫妻情义。

至于民间的第二个传说,本来大多数人也觉得是无稽之谈,但后来史学家在一些顺治时代诏书中发现了皇父多尔衮的字样,也许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真有过这么一段事情。但孝庄皇后应该不会觉得愧对皇太极的,因为就他们的民族风俗而言,死了丈夫的女子可以随便嫁人的,更何况是为了大清的江山稳定。

本文标签 康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