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献帝一生最牛两句话
俗话说:“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在我国两千多年漫长的封建王朝史上,但凡是亡国之君,大都会被后来的统治者以各种名义将其斩草除根,要么赐死,要么毒杀等;而那些有幸能够委曲求全、苟活性命的,在新朝盛世局面下,其结局也多不尽如人意。然而相比之下,亡国之君汉献帝刘协在禅位后不仅享受天伦,寿终正寝,而且死后还以天子规格和礼仪下葬,堪称中国历史上结局最好的亡国皇帝。
作为大汉王朝最后一位皇帝,汉献帝刘协既不像隋炀帝那样急功近利,也不像崇祯皇帝那样刚愎自用,更不像秦二世胡亥那般残暴无道,史载“圣主聪叡,有周成之质。”只是在浩如烟海的汉末三国群雄豪杰面前,皇权软弱,朝臣跋扈,由于其没有掌管天下的实际权力,一生都是以傀儡皇帝示人。他先是识董卓淫威,又目睹郭汜无礼,最后领教了曹操父子的霸道,事事仰人鼻息,处处受制于人,可谓命运多舛。但就是这样的汉献帝,却在一生中也说过两句最牛的话,一句让权臣曹操汗流浃背,一句却被后世耻笑千年!
据《后汉书·孝献帝本纪》记载:“孝献皇帝讳协,灵帝中子也。母王美人,为何皇后所害。中平六年(189年),少帝即位,封帝为勃海王,徙封陈留王。”也就是说末代皇帝刘协是汉灵帝刘宏次子,汉少帝刘辩异母弟,母亲为当时的王美人(后追谥灵怀皇后)。王美人本是将门之后,出身名门世家,举止文雅,再加上容貌姣好,深得汉灵帝刘宏的宠爱。但当时主宰后宫的何皇后,却是一位嫉妒心极强的人,在王美人生下汉献帝后,她怕母以子贵进一步威胁到她的地位,就指使亲信以毒药将其所害。
当时,汉献帝刘协尚未足月,汉灵帝怕年幼的刘协留在后宫再遭到暗害,于是就将他抱到永乐宫请董太后抚养。自此,刘协就依附董氏为外家。汉少帝刘辩即位后,初封刘协为渤海王,后迁封陈留王。后来奸雄曹操就曾以此来批评汉献帝:“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即汉献帝生于深宫,娇生惯养,空有心志,没有无治国安邦的能耐。但事实上恰恰相反,汉献帝虽从小命途多舛,但他自幼天资聪颖,处事得体,是一个明大事、识大体,心怀天下苍生和很有战略眼光治国才识的皇帝。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灵帝驾崩,随后东汉王朝就爆发了十常侍之乱,内宫宦官和朝中重臣展开了争权夺利的斗争。最终外戚权臣何进被十常侍谋杀,袁绍等人再入宫诛杀宦官,迫于兵少将寡宦官们便挟持刘协和少帝刘辩逃出宫外。仓皇途中,迎面遇上董卓率领的三千陇西铁骑奔驰而来。
年少的汉少帝刘辩见此情形十分恐慌,双腿战栗,董卓与其对话竟口不能言。此时,董卓再和刘协谈话,稚龄之年的刘协面对这么大的阵仗毫不慌乱将事情经过完整交代。自此,董卓认为刘协贤能,且为董太后所养,又自以为与董太后同族,遂有废立之意。回到京城后,董卓的军队完全控制了京畿局势。接着,董卓为立威废杀少帝刘辩,改立年仅9岁的陈留王刘协为皇帝,以挟天子而令诸侯。
在此期间,关中偶遇大旱,谷价腾贵,京城出现人相食事件。汉献帝得知情况后,就令侍御史侯汶开仓放粮救济百姓,但因为粮食短缺仍有很多人饿死。事后,汉献帝怀疑侯汶趁机侵占公粮,于是派人纠察,果不其然,证实是侯汶作弊,于是责打侯汶五十廷杖。之后,长安城中饥民得到了救济。
由此可见,汉献帝刘协虽生于深宫之中,但确实是一位心怀天下的君主。事后,董卓因扰乱朝纲,被司徒王允用离间计让吕布和董卓自相残杀,董卓终被自己亲信吕布所杀。自此,都城长安再次陷入混战,李傕、郭汜佣兵自重控制了刘协,后来汉献帝刘协趁乱逃离战乱的京师,命天下诸侯勤王。可当时的汉朝廷早已是一盘散沙,诸侯拥兵自重,都开始有了自己的打算,唯独兖州刺史曹操迎天子于许昌,取得了“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政治地位。
汉献帝好不容易从狼窝虎穴中挣扎出来,随后就被曹操胁持迁都到许昌,改称许都。直到此时,汉献帝心中才明白他这是从虎穴之中出来,又掉入了龙潭里。就此,汉献帝沦为了曹操手中的傀儡。当汉献帝迁都许昌依然守着虚位,当时值宿警卫侍兵,没有一个不是曹操的亲信,甚至于议郎赵彦仅仅只是为汉献帝提出与曹操周旋的对策这种事情,被曹操得知后将其杀害。
-
上一篇: 为什么汉献帝叫刘备刘皇叔
-
下一篇: 伏皇后为什么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