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人狎妓的风流韵事
d、杜牧对扬州“瘦马”情有独钟
杜牧是晚唐的一位杰出诗人,但是,他在青楼妓院中也可谓是一位杰出的嫖客。人们熟悉的《遣怀》写得相当出色,其中便透露出了他当年的常年嫖妓经历:“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不仅如此,这首诗中还流露出杜牧对当年浪漫生活的眷恋,也表现出了几分悔恨。连自己曾经迷恋的红颜都埋怨自己薄情负心,所以杜牧觉得当年在扬州的生活宛如一场春梦。
据说,杜牧之所以能进入官场大概是因为曾任淮南节度使的牛僧孺对他的青睐,杜牧到扬州做官就是应牛僧孺之邀,去当了“节度使掌书记”。自古以来,山东出响马,扬州产“瘦马”。这“瘦马”就是人们所说的雏妓。当年的扬州十分繁华,据说是唐代四大“红灯区”之一。杜牧虽然饱览了扬州青楼妓院的大好春光,但是,他还是对扬州的“瘦马”情有独钟,尤其喜爱一位十三岁的雏妓。当后来杜牧离开扬州时,还写下了著名的《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一位十三岁的女孩子,能让杜牧这样的大诗人魂牵梦绕,那这位女孩子该有怎样的美丽?
对于十三的女孩子的情有独钟,杜牧并非只有一次。就在他高中进士及第八个月后,即大和二年十月,他奔赴洪州为江西观察使幕,就是王勃写下《滕王阁序》的那个地方,开始了他长达十年的幕府生涯。其时沈传师出任江西观察使,他便命杜牧为江西团练巡官。当时,杜牧经常到沈述师家中做客,不仅有酒有饭,而且还能听歌赏舞。不知不觉中他开始对沈家的一个名叫张好好的歌女很有好感,可惜主人对此女子分外珍惜,抢先一步,成全了自己,将她纳为小妾,使杜牧空怀羡慕之情。
大和八年,即公元834年,杜牧在洛阳与张好好不期而遇,此时的张好好已经成为异地他乡一个当垆卖酒为生的卖酒女。杜牧不禁感慨万分,连夜挥笔写下了一首五言长诗《张好好诗》。其中写道:“君为豫章姝,十三才有余。翠茁凤生尾,丹脸莲含跗。高阁倚天半,晴江连碧虚。此地试君唱,特使华筵铺。主公顾四座,始讶来踟蹰。吴娃起引赞,低徊暎长裾。双鬟可高下,才过青罗襦。盼盼下无袖,一声离凤呼。繁弦迸关纽,塞管引圆芦。众音不能逐,袅袅穿云衢。主公再三叹,谓之天下殊。赠之天马锦,副以水犀梳。龙沙看秋浪,明月游东湖。自此每相见,三日以为疏。玉质随月满,艳态逐春舒。绛唇渐轻巧,云步转虚徐。旌旆忽东下,笙歌随舳舻。”从这些诗句中不难看出,杜牧对当时只有十三岁的张好好的倾心爱慕之深。
e、柳永“奉旨填词”以青楼妓院为家
唐朝的奇葩诗人如此,而宋代的词人也不甘落后。在宋代词人中,逛过青楼次数最多的大概非柳永莫属。他的一首《鹤冲天》就是他一生生活的写照:“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依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不久,有人将这首词配乐谱成歌曲传唱京城,那美丽的词句和优美的音律却征服了所有的歌迷,让所有的官家和民间的歌舞晚会全都黯然失色。以致后来传到了宫中,竟使宋仁宗赵祯大为恼火。三年后,柳永再次参加科举考试,宋仁宗圈点放榜时,看到柳永的名字,想起了他的那首《鹤冲天》,就在旁批道:“且去浅斟低吟,何要浮名?”便把他的名字勾掉了。就这样,宋仁宗的轻轻一笔,不仅彻底地断送了柳永大好的仕途,而且也把柳永推到了花街柳巷去写他的歌词了。柳永只好自我解嘲说:“我是奉旨填词。”从此他终日流连在青楼妓院,瓦肆勾栏,他身上的文学才华和艺术天赋与这里的喧闹的生活气息、优美的丝竹管弦、多情婀娜的女子发生共鸣。
在官场上,柳永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深知同功名富贵无缘。因此,他把全部的天才和精力用在创作新词上,在青楼的女人堆里寻找慰藉。就这样,柳永的一生在秦楼楚馆中度过,与妓女们朝夕相处,相濡以沫。叶梦得《避暑录话》说:“柳永为举子时,多游狭斜,善为歌词,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词,始行于世。”这就是说,柳永的词完全是给青楼的女人写的。也正是如此,柳永才成为风靡天下的词坛大家。
柳永的一生穷困潦倒,虽然和妓女的悲惨生活有不同内容,但是,由于长期生活在一起,又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共同遭遇,所以柳永对妓女较理解,在词中表现出对她们的深切同情,反映了她们的思想感情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如《迷仙引》中,他描写她们“万里丹霄,何妨携手同归去。永弃却、烟花伴侣。免教人见妾,朝云暮雨”的痛切呼声。相传柳永死后,还是由“群妓合金葬之”。并且此后,每逢清明京师各地千百名妓,成群结队云聚其墓前祭奠,去祭奠这位词人,人谓“吊柳会”。在明代冯梦龙的《三言》中,就有一篇描述这一情景的,题为《众名妓春风吊柳七》。后来有人在柳永墓前题诗,诗云:“乐游原上妓如云,尽上风流柳七坟。可笑纷纷缙绅辈,怜才不及众红裙。”
-
上一篇: 周幽王死后褒姒怎么样了
-
下一篇: 历史上有几人死后被鞭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