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镇复辟后执政怎么样
重用贤臣、惩治奸臣
明英宗复辟成功,得益于石亨、曹吉祥等人,但最终这二人也没落得好下场。复辟初期,曹吉祥、石亨等人因拥立有功,权倾朝野,便开始扶植党羽,败坏吏治。二人的专权不法,很快引来了明英宗的不满,转而亲近刚正不阿的李贤,逐渐疏远曹石二人。
公元1460年,英宗让石亨去大同视察,在路过紫荆关时,石亨对左右说:“此地地势险要,如果派兵守住此地,以大同为根据地,京师的兵马就过不来了。”此话传到了明英宗耳朵里,皇帝开始怀疑石亨。就在此时,石亨的侄子石彪又积极活动要镇守大同,这一切都让明英宗确信石亨要谋反,随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逮捕了石亨石彪叔侄,一场叛乱被扼杀在摇篮中。
石亨死后,曹吉祥感到自己的处境也比较危险,于是加快了叛乱的步伐。他通过侄子曹钦,蓄养了一批死士,不想曹钦有勇无谋,再加上明英宗早有戒备,曹吉祥的叛乱也很快被镇压。
经过这两次叛乱,皇上才明白要广开言路,这样才能了解情况,不至于一两个佞臣把持朝纲,闭塞言路。然后就有了一段载入历史的诏令:“今后有当言者,须直言无隐。或不切,亦不加罪”。更关键是后半句——风闻言事直言不讳,就算上奏的事不准确,也不治罪。通过曹石之乱后,大明王朝的风气为之一正,明英宗也从一个不问政事的“甩手掌柜”逐渐成长为颇有手腕的一代圣君。广开言路后,一大批能臣武将被迅速启用,例如李贤、年富、王越等等。
施行仁政、多行善举
明英宗二次执政后,尽管杀害于谦的行为“不光彩”,之后“曹石之乱”也引起了动荡。但对于朱祁镇在位最后八年的政绩,相关史料评价还是比较高的。
一是朱祁镇首创了“国家养老制度”,规定六十岁以上老人免除劳役,七十岁以上老人国家每年赐予“补贴”。二是他临终前废除了封建社会延续了数千年的“殉葬制度”。三是释放了囚禁了五十多年的建文帝儿子朱文圭,恢复了胡皇后的尊号。对于这些仁政的施行,后世明史评价说:英宗承仁宣之业,海内富庶,朝野清宴。
明英宗朱祁镇的一生并不算光彩,他宠信宦官王振,造成了土木堡的奇耻大辱,复辟后又冤杀于谦,这是明英宗执政生涯中抹不去的两大污点。
但二次主政后,他充分意识到自己以往的过错,从此励精图治勤奋爱民,虽然在最后执政的八年里,没有像父皇朱瞻基那样做出惊天伟地的功绩,但至少让我们看到了他的勤奋付出。单看明英宗最后执政的八年,他也算一个合格的守成之君了。
-
上一篇: 朱祁镇是昏君吗
-
下一篇: 朱祁钰为什么没有葬在十三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