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夫人可怜吗
宠爱程度戚夫人胜
刘邦对于戚夫人的宠爱,毋庸置疑。这也是在当时的情况下,她唯一的靠山。
政治手段吕后胜
戚夫人想让自己的儿子做太子,用的方法很简单粗暴——日夜啼哭。
日夜啼泣,欲立其子代太子。——《史记》
吕后与刘盈,并无过错,仅仅因为刘邦不喜欢,想要废除,很难。所以要仔细筹谋,刘邦一个皇帝,都不敢马上下手。而戚夫人仅凭刘邦一个不切实际的想法,便天天吹枕边风,啼哭不止。除此之外,别无作为。
吕后在开国过程中可谓是抛头颅洒热血,做过牢,做过人质,为帝国统一拔除隐患,是除了刘邦之外的第一大功臣,戚夫人想借撒娇啼哭就把别人赶下台,未免太天真了。
而吕后则成熟多了。面对如此困境,她抛下皇后的面子,跪在大臣周昌面前,为儿子夺得先机。周昌听到刘邦此建议,带头反对更换太子。刘邦无奈作罢。戚夫人知道之后,又是日夜啼哭,说道,吕后狠毒,事到如今,她若做了太后,我还有命吗?
刘邦怜惜她,再次提出更换太子之意,并且态度坚决,不可挽回。无奈之下,吕后找到张良,张良为其献计,请出了商山四皓。刘邦看到太子请出了他屡次想请却没请来的商山四皓,对戚夫人说,太子羽翼已成,无法更换了。
三、
刘邦临死之前,仍然忧心戚夫人与其子如意的性命,便把儿子如意送到封国。之后,刘邦死,吕后第一件事就是把戚夫人抓起来,让她日夜舂米,于是便出现了文章一开始的歌谣。后来吕后召戚夫人的儿子如意入宫,吕后的儿子刘盈当时已经做了皇帝,但他为人仁慈,知道母亲要对弟弟不利,便日夜与弟弟在一起,同吃同睡,然而还是让吕后抓住了一个机会,把如意赐死,还把戚夫人做成了人彘。所以,不少人奉戚夫人为“厕神”。
吕后对戚夫人的打压与迫害,并非只是出于对情敌的嫉妒,而是对待政敌的打击。刘邦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将戚夫人与其子如意推上了这场政治斗争的风口浪尖,毫无政治斗争经验的戚夫人只是贪图眼前的荣华富贵和政治权势便推波助澜,兴风作浪。谁知刘邦半途而废,作为政治家的他深知,不可因为此事而动摇国本,只留下戚夫人一人形单影只,在刘邦死后,落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
在谴责吕后狠毒的同时,戚夫人作为政治牺牲品,固然可怜,可她自身,确实也不懂得进退。
-
上一篇: 刘邦死之前为什么不安置好戚夫人
-
下一篇: 戚夫人为何斗不过吕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