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义军衙府酒破历》是什么
敦煌遗书中保存着于阗太子的题记,P.3148写经题“甲子年八月七日于阗太子三人来到佛堂,将《法华经》第四卷”,此甲子应为乾德二年(964)。
敦煌壁画中有于阗太子的题记,莫高窟第444窟东壁《见宝塔品》南侧题“南无释迦牟尼佛说《妙法莲华经》,大宝于阗国皇太子从连供养。”北侧题“南无多宝佛为听法故来此法会,大宝于阗国皇太子琮原供养”。
莫高窟第244窟甬道供养人有曹议金与其子曹元德的画像及题记,有于阗太子从德的题记。我们知道,曹议金有个女儿嫁给了于阗国王,于阗太子到敦煌就是回到了舅舅家;这一年的月建大小,与乾德二年(964),相吻合。因而,这件《酒帐》记载的时间是乾德二年。
《酒帐》保存了4月9日至10月16日共213款支出,均为归义军政府的公费支出。从多个方面反映出敦煌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面貌。
此时的敦煌是西北各地经济文化中心,经济繁荣,政局平和。商旅使节往来不绝。归义军衙门为了内政外交的需要,设立了专门用于接待的衙署宴设司、柴场司等。《酒帐》有关甘州、西州、伊州、于阗的就有34款,说明常有使者在敦煌居留。《酒帐》中有“修甘州文字孔目官”、“案司修西州文字”、“修于阗文字孔目官”等用酒的记载,说明归义军衙署还有通晓各种民族文字的专家。
当时社会情况
从《酒帐》来看,当时的敦煌手工业生产种类齐全,且有各自的行业组织,归义军衙门设有作坊司管理工匠。《酒帐》还反应了当时敦煌的一些民俗活动:寒食座设、赛马毬、劝孝酒(此为丧仪用酒)、助葬酒(助葬是佐助他人发丧送葬,社人或亲属亡后社人相互帮助安葬)等。
《酒帐》反应出敦煌社会用酒名目繁多,数量巨大。《酒帐》反映的用酒制度,通观全部帐目,可以肯定,所有项目都是由节度衙门报销的“公用”酒。但是,立帐严格,条目清楚,从而反映了此时节度衙门的各个环节都在有效地执行着某种制度。同时,《酒帐》也反映出当时归义军衙门在迎来送往的礼制。
此外,《酒账》上记载的用酒量也为我们提供一个了解当时计量单位途径,上面共出现了瓮、斗、升、角、合。学者根据上面的记载推算:1瓮等于6斗;1斗等于10升;1角等于15升;1升等于10合。可以看出“角”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计量单位。
一份来自1000多年前的《归义军衙府酒账单》,虽然是一份流水账,但却我们今天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史的研究信史。通过这份文献,我们就可以理解敦煌之所以伟大,丝路之所以伟大的原因所在。
-
上一篇: 莫高窟第220窟是什么样子的
-
下一篇: 敦煌遗书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