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的术语有哪些
挺:也称挺头。防止己方的棋被对方扳住头而向前挺出的着法。
贴:指紧随其后贴住对方棋子下子的着法,俗称“后推车”。
枷:将对方的棋子虚罩在己方的势力范围之内,使其无法继续长气和逃出的着法。
渡:在棋盘三路以下的边线上,能使己方两部分棋子取得连络的着法。
拐:双方棋子相互接触时,改变行棋方向,并挡住对方前进方向的走法。
团:将棋走成空三角或凝形的着法。通常在特定的场合下采用。
罩:在距对方孤棋外部较远处下子,将对方的棋子远远地笼罩起来,以威胁其安全的着法。
倒扑:也称倒包。在对方虎口内下一子打吃对方,如对方提吃,仍可再吃掉对方若干棋子的着法。
肩冲:在对方棋子的斜上方成“尖”形的位置上下一子。除用于削减对方的势力外,还可以用于扩展己方的势力。
玉柱:在角部或边上原有一子的基础上再下立一子的着法。用于加强己方的形势或稳固己方地域。
双飞燕:布局中常用的着法之一。当一方先占星位后,另一方分别在两边小飞挂,对其进行夹击。因棋形如同飞燕展翅,故而得名。
纽十字:对局双方将棋子走成互相绞断的“十字”形状。
打入:直接深入对方控制的势力范围,以达到破空或攻击对方目的的着法。
分投:指在对方势力范围的中央一带下子,并且左右均留有开拆的余地。一般情况下,分投的棋子多数选择下在三线。
打劫:双方可以轮流提取对方棋子的情况。围棋规则规定,打劫时,被提取的一方不能直接提回,必须在其他地方找劫材使对方应一手之后方可提回。
腾挪:腾挪就是在对方棋子多,强的时候用的手筋,可用靠、挤、断等连续招法,使自己的棋子有生根之地。
定式:古今中外的棋手,经过多次对弈实践,对于角上着子,逐渐形成的一些被公认比较妥善的程式,最终形成双方大体安定、利益均等的棋形,即通常所说的“起手式”。
布局:棋局一开始,双方抢占要点,布置阵势,准备进入中盘战斗,这一阶段叫布局。
中盘:也称为中局,指双方在布局之后,从短兵相接开始,进行全局性地域争夺的作战阶段。
收官:也称官子,是指一局棋的最后阶段,经过中盘战斗,双方领地大体确定,尚有部分空位可以下子,这时称为“收官”。
目:棋盘上,被一方棋子所围的空白交点,称为“目”。
先手:下一着棋后,第二着能起到攻击、杀死对方或削减对方地域的作用,迫使对方不得不应,称为先手。
后手:在对方下子后,不得不应一着棋进行防御,以致被对方获得它投的权利,称为后手。己方下子后,如果对方不应也可称此着为后手。
棋品:中国古代依照当时区别官阶等级的“九品中正制”,把棋手的等级也分成了“九品”。从一品到九品的名称分别是:入神、坐照、具体、通幽、用智、小巧、斗力、若愚、守拙。